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牆倒塌(1 / 2)

八萬大軍圍困著這座不知名的小縣城,雖然在城中的幾人都是提高警惕,防備著曹操可能的計謀,不過曹操既然能夠如此明目張膽地圍困,能沒有把握麼?

不過一整個上午,雙方都是在對峙中結束。盡管已經是把縣城圍了個水泄不通,但是曹操並沒有發動襲擊,而是一直圍困了整個上午。

對於曹操如此舉動,城內幾人也是看不明白。通常都是列陣必攻,要不然大軍久站而失了銳氣,如果再發動進攻的話,效果並不比原來好。而曹操身為用兵大家,應該是知道這一點,怎麼他就讓大軍在城外站立這麼久呢?

此時的曹操,就是在等,等待城牆倒塌的一刻。而城牆又為什麼會倒塌呢,這就是曹操的計謀了。

原先曹操的計謀,便是在樹林之處利用騎兵的突襲,消耗一部分我那兩萬前鋒的兵力。隨後再在這座小縣城之中再圍而殲之。不想當日之戰,因為魏延的突然出現,便是把曹操的計劃完全打亂。原本就因為樹林麵積狹小而埋伏的兵馬不是很多,而後戰場之上又是完全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如果冒然衝出,非但不能取得好效果,還會讓敵軍產生警惕之心,因此曹操才是把大軍撤走。

現在圍困縣城,也乃是無奈之舉,總不可能讓先前所做的努力都是白廢吧。而且此計能不能成功,還直接影響到隨後的計策,因此曹操也是不得不如此。

而那城牆之所以會倒塌,則是因為在城中之時,曹操早就在城牆根基那做了手腳,而那城中的袁紹軍,也是曹操派遣士兵假冒的。當然,把城牆的根基挖掉,必然是有一條地道的。因為百馬城一事,那地道的路口,自然是不能在城內,因此曹操把入口選在了縣城西麵的一處樹林內,也是增加了工作量,最終能夠倒塌的城牆,也隻有西麵而已。不過這對於在兵力上處於優勢的曹軍來說,已經是夠了。

而此時防守西麵的正是趙雲,雖然曹軍還沒有發動進攻,不過他還是親自在城頭上查看著,嚴防著曹軍忽然進攻。

不過就在這時,他所站立的城牆忽然間是有了一點搖晃。憑借趙雲的感覺,自然是能夠感覺得到,不過他也沒往心裏去。不過在隨後,這種搖晃是更加劇烈了。趙雲見此,立即是探出頭查看,隻見城牆前的一片土地正在塌陷。見此情景,趙雲很快便是想到城牆地基被人挖空了,於是趙雲連忙是下令城頭上的士兵趕緊下城。

也好趙雲發現地及時,城頭上大部分士兵是及時地下了城牆,而來不及派到樓梯處的士兵,也都是縱身一躍,從城頭上跳了下來。也好城牆並不高,受傷的人並沒有幾個,而趙雲,正是其中之一。

隨著城頭上的士兵陸續而下,城牆是再也支持不住,從中而起,分成了四段後轟然倒塌。也好這地道是由外而挖,因此城牆是向外倒去,否則的話,那些剛剛下到城下的士兵必然被壓死大半。

對於眼前的形勢,趙雲也是立即分析出來。在他看來,曹操圍城良久,必然是等待這一刻。於是他下另全軍結陣防禦,並且派出士兵把西門的狀況說給其餘三將聽,讓他們抽調一部分士兵前來支援。

而曹軍的反應也是印證了趙雲的猜想,城牆剛一倒塌,原本四麵而圍的曹軍便是行動起來,僅是留下一半大部隊在各門處牽製守軍,讓他們不能從城門處而出,而其餘的士兵,都是向西門出集結。曹軍在集結的同時,原本在西門處的曹軍便是發動了第一波進攻。

因為時間的原因,幾天之後,我那十五萬大軍便會來到此處,因此在這第一波進攻上,曹操便是把手上的精銳——青州軍給用上,想要一戰而擊潰在西麵防守的趙雲,好讓隨後而上的軍隊進城剿滅城內守軍。

“夏侯”, “夏侯”兩麵大旗並行而出,想來是曹操把手下的兩員大將給派了出來,再結合上青州軍的戰鬥力,想要一戰而下。雖然在曹軍中,青州軍並沒有獨特的標誌,不過見到夏侯雙將並出,便是知道曹操對此戰的重視程度了。

趙雲剛把陣形組織起來,曹軍便是已經衝到了眼前,雙方立即是展開了短兵相接。也好這時候僅有一麵城牆倒塌,因此趙僅是需要防守一麵之敵便可。也正是因為如此,趙雲那四千餘名士兵麵對著近萬的青州軍強攻而能防守下來。

原來的城牆出,雙方是在那僵持不下,這對於以攻聞名的青州軍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恥辱。原先就在濮陽被張遼領兵硬生生地阻在城頭之上,現在沒了城牆的阻擋,還是被眼前的部隊給阻擋住,這怎麼不讓他們惱火,與是人人手上便是加重力道,想要打開一個缺口。而身為主將的夏侯惇與夏侯淵,也是在陣前急速揮舞著手上的武器,每一招下去,都有一名士兵給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