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延津大戰1(2 / 3)

荀攸此話一出,饒是史渙再木訥,也總算是聽出了些門道。而作為始作俑者的曹操則看了看荀攸,微微一笑,抽出長劍像徐晃那樣擦拭起來。身為一個在沙場征戰多年的諸侯,曹操十分清楚自己要戰勝袁紹唯有以奇製勝。以奇製勝或許並不能殺傷多少袁紹的兵力,但卻可以鼓舞自家士氣,打擊敵方士氣。特別是在袁紹裹挾“天崩地裂”之術橫掃黃河兩岸之際,士氣二字更是顯得尤為地重要。

不過以奇製勝的關鍵並不在於其戰術有多精妙,而在於實施者的心理素質有多頑強。曆來能以奇製勝者,往往都是膽大心細、善於忍耐之輩。就像豺狼虎豹捕食獵物,往往要經過漫長的等待一樣。捕獵者往往要等到最合適的時機出擊方能捕獲獵物,否則輕則放跑獵物;重則被獵物反噬。

然而有些道理說說簡單,真做起來卻並不容易。斥候在曹操的指派下不斷從前方傳來袁紹軍,“敵騎三千”、“敵騎五千”、“發現敵將文醜”……一次又一次的彙報,刺激著在場每一個人的神經。饒是史渙明知曹操這次是打算用輜重引誘袁紹軍如套,卻還是忍不住向曹操規勸道,“司空,可以上馬也?”

可曹操依舊固執地搖頭否決著,“時候未到!”

曹操能以一句“時候未到”阻止部將出擊,卻並不能抵消眾將領心中逐漸膨脹的焦急。這不先前還神定氣閑的徐晃,在聽到文醜出現後,便欣然起身將戰斧掛在了馬鞍之上。而一向以曹操馬首是瞻的夏侯淵也站起身時不時地向延津方向眺望著。然而就算是如此,曹操依舊自顧自地坐在那裏擦劍。

不多時也不知是第四次,還是第五次登上山坡的斥候,喘著粗氣向曹操稟報道,“啟稟司空,敵將文醜正率部圍攻我軍輜重!”

這一次曹操的眼中終於閃過了一絲嗜血的光芒,卻見他霍然起身提劍下令道,“上馬出擊!”

當曹操率領六百騎兵抵達戰場之時,夏侯惇所率的輜重人馬已然在袁紹部的圍攻之下潰不成軍。唯有一小撮兵馬在夏侯惇的指揮下尚在負隅頑抗。不過得勝的袁紹兵馬顯然對消滅曹軍殘部不感興趣。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就像是一群毫無紀律的野狗一般,瘋搶著曹軍遺留下來輜重,全然沒有注意到正逐漸接近的曹操曲部。而這也恰恰正是曹操一直以來在等的時機。

“啟稟將軍,有一隊騎兵自西南角,直逼吾軍後方!”

策馬立於旌旗傘蓋之下的文醜耳聽有曹軍來援,並沒有顯示出慌亂之色,而是頗為篤定地張口問道,“多少兵馬?”

“五、六百騎。”斥候如實答道。

文醜一聽來者不過數百人,不禁與身邊的部將交換了一下眼神啞然失笑道,“區區五、六百騎也敢來此以卵擊石?看來曹孟德真是帳下無人也。”

文醜的揶揄立即引來了周圍部將的一致哄笑附和。而他本人更是虎目一睜,傲然下令道,“爾等不必理會這等螻蟻。先取下夏侯惇之首級再說!”

然而,文醜與其部將們自信的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不僅夏侯惇殘部的抵抗要比他們想象中的要頑強,就連後方的騷動也愈來愈激烈起來,甚至都波及到了文醜等人附近。覺得情況異樣的文醜不禁惱怒地回頭嗬斥道,“混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哪曾想文醜的話音才剛落,一支箭矢便裂空而出,直朝他額頭撲來。虧得文醜反應敏捷,微微低頭,躲過了那氣勢淩厲的奪命一箭。可接下裏的情景,卻讓他不得不驚得目瞪口呆。隻見一隊打著曹字大旗的騎兵,宛若一股黑色的洪流衝破了袁紹軍的層層阻擊朝著文醜的本陣直撲而來。不,更為確切點說,此刻的袁紹軍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阻擊”,他們隻是憑借著本能丟盔棄甲躲避這隊殺神的降臨。

倘若此刻有人能在空中俯瞰,一定會驚歎於曹操那堪稱藝術的指揮。六百騎兵在他手中就像是施了法術的利刃一般直插文醜部的軟肋,並在傷口附上名為“混亂”的毒液。以至於上萬袁軍兵馬,在都鬧不清究竟發生什麼事的情況下,竟然因這麼幾百人的衝入而自發地潰敗起來。相比之下當初張遼、張頜等人在不其之戰的表現,反倒是有些小巫見大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