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妃子相比,楊妃更多的時候卻是如同小家碧玉一般,從來不會在**之中與她人生隙,也因此在**之中有了一份好人緣。
當然,對於自己的這位母親,朱權心中還是佩服不已的。
楊妃的好性子並不是沒有緣故的,從品級上來說,楊妃隻是洪武帝諸多妃嬪之中的一員,地位上並不占優。而從子嗣上來說,楊妃至今也就隻有朱權這一個兒子,至於女兒卻是沒有。
再加上楊妃的家世隻能算是普通,因此在深宮之地,這種好性子又何嚐不是自保的一種手段。
雖然說楊妃在洪武帝的心目之中並沒有顯得多麼重要,但是因為洪武帝對朱權的喜愛也讓楊妃在**之中的處境要好上不少。
“參見殿下!”
當朱權一腳跨進自己母親的寢宮長寧宮的時候,寢宮之中的宮女太監紛紛對朱權行禮,而後一個宮女便麵露喜色的迎了上來說道:
“殿下,您可算來了,娘娘等了您好一會了!”
“路典正,你可用不著和我這麼客氣!”
說著,朱權的臉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自唐以後,因為**之中對男人的避諱,因此女官便成為了相當重要的存在,而在洪武五年,洪武帝對**的女官製度進行了部分修改,目前明朝**之中由女官組成的六局一司成為了諾大**的管理協調機構。
“十七殿下可不能這麼說,禮不可廢!”
這位被朱權稱呼為路典正的正是**六局一司之中宮正司的典正路小蕊。
朱權是楊妃的親兒子,但是他現在可不是與楊妃住在一起,洪武帝的兒子從六歲開始便因洪武帝製定的規矩搬出母親的寢宮在皇宮之中獨立居住。
當然,並不用因此而擔心這些皇子們的生活會受到多大的影響,要知道洪武帝對他的這些兒子們可以寄予厚望,因此除了一些軍事化管理之外並不會對這些皇子們太過苛刻。
“權兒來了,快來看看娘給你做的這件披風!”
“參見母妃!”
朱權剛一撂袍子準備參拜自己的母親,但是卻被楊妃雙手扶住了。
“這裏隻有我們母子二人,哪裏來的那麼多規矩,快將披風係上試試!”
說著,楊妃的眼眶不由的泛紅了。
朱權將會被冊封為寧王的消息,不僅滿朝知曉,就連深宮之中的楊妃也是知道的,盡管已經有了諸多的例子,但是一想到自己唯一的兒子將要被派到大寧,那個距離京師千裏之遙的塞外,楊妃心中便是一陣陣的難以自製。
沒等母子兩人說完話,就聽到寢宮之外突然響起了一群腳步聲,然後隻聽到一個太監高聲唱諾道:
“皇帝陛下到!”
聽到這聲,楊妃立即帶著朱權向著寢宮外走去。
不一會,當朱權看到那個身穿明黃色錦袍的威嚴老人走進了長寧宮的大門時,和楊妃一般,朱權立即跪拜了下來高呼
“兒臣參見父皇陛下!”
這名走進長寧宮大門的老人正是明皇朝的開創者和統治者洪武帝朱元璋。
朱元璋的身上並沒有穿著正式冕服,而是身著常服,頭戴烏紗折上巾,身著黃色的綾羅盤領袍,袍子前後及兩肩繡有龍、翟紋及十二章紋,玉帶皮靴。
現在的朱元璋已經是六十四歲的老人了,不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恐怕很難將這位龍行虎步、氣勢衝天的男人和垂暮一詞聯係在一起。
“小十七,起來吧,聽說你剛剛和小十六一起去禦花園吹了大半個時辰的冷風,這樣可不行,你的身子骨還沒有徹底長開,平時還是要多注意一些!”
朱元璋走到朱權的身邊,臉色顯得有些關切的說道。
楊妃雖然在**之中並不是最得寵的,但是毫無疑問朱權這個還未出宮的皇子在同年齡段的皇子之中是最為出色的。
從九歲開始,朱元璋便讓朱權進入金陵城外的府軍之中曆練,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朱權十三歲的時候,他便被朱元璋派到了晉王朱棡麾下參與北伐。
在這次北伐之中,朱權的表現得到了朱棡的稱讚,並且在回京之後更是得到了朱元璋的誇獎。
而在今年的臨清練兵之中,朱權更是力壓幾位兄弟笑到了最後,也正是因為朱權的出色使得朱元璋對其相當的看重和寵愛。
奉天靖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