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十六哥我也不難為你了,等明日,你去約沐昂,這次我去幫你討回公道!”
就在朱栴還在喋喋不休個沒完的時候,腦海之中已經劃過無數念頭的朱權開口說道。
朱權說完之後,隻看到朱栴的臉上露出了大喜之色。
雖然說皇子的身份固然尊貴,但是別忘了他們的父皇可是在曆史上留下了赫赫聲威的洪武天子,一個從社會最底層的放牛娃崛起成開創一個大帝國的偉大君王。
在中國曆史上,可以說沒有一個開國皇帝能夠與明朝洪武帝相比,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洪武天子驅逐了蒙元解放了中原河山,更重要的是洪武天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執行的最徹底的人。
而後,更是一手建立了維持明朝兩百年年江山的全新政治製度。
而在這輝煌的背後,則是洪武帝的嚴於律己、勤政廉政,可以說洪武帝在位期間簡直就是一切貪贓枉法、囂張跋扈之人的噩夢。
因此,別看朱權和朱栴貴為皇子之尊,但是他們每日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枯燥且無趣的。
在朱權穿越之前,這些還在金陵皇宮之中沒有就藩的皇子們每日的生活便是讀書和習武,至於娛樂活動,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不過朱權穿越之後,因為朱權的請求,洪武帝允許宮中的皇子以及金陵的高官貴族家的子嗣在皇宮禦馬監的跑馬場之中進行賽馬活動。
這樣一來,自然引起了皇宮之中這些半大小夥們的濃厚興趣,再加上洪武帝的刻意縱然之下,這些天潢貴胄們可以為賽馬壓下賭注,當然價值不得超過二十兩銀子。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使得禦馬監內的跑馬場幾乎每日都有皇親國戚在內嬉戲比鬥。
眼下大明開國不過二十餘年,大部分功勳老將家中還是維持著尚武的習俗,這樣一來更是使得禦馬監賽馬的影響範圍不斷的擴大。
從洪武十一年開始,洪武帝開始冊封自己的子嗣為王並就藩各地永為大明屏障。
在洪武二十四年,更有朱栴等四位皇子被冊封為王,其中朱栴為慶王,藩屬寧夏鎮城,隻不過眼下因為朱栴不過十四歲的年紀,再加上其母餘妃在**之中尚算得寵,在求情之下因此還沒有就藩。
在朱權眾多的兄弟姐妹之中,與他交好的皇子便有朱植、朱栴、朱鬆以及朱橞,而其中最為要好的便當屬慶王朱栴,這個和他一年生的十六哥。
其餘的兄弟要不就是太小,要不就是已經就藩,朱權接觸不多。
人人都說長在帝王之家的孩子,自幼老成,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來說並沒有什麼差錯,畢竟這些天潢貴胄從小接觸便是深宮之中的爾虞我詐,再加上母妃的精心**,隻要不是蠢笨之人,這些皇子的心性自然都是早熟的。
不過再早熟,朱權相較他年齡差不多的兄弟姐妹們還是突出的,畢竟朱權前世可是已經有了二十幾年的經驗,再加上社會上六年摸爬滾打的體會讓朱權用了半年多的時間便和這幾位兄弟的關係變得相當親密。
而且朱權和這些兄弟們可都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
當今可是儲位早定,未來的繼承人是誰,皇子們心中都有數,再者說他們這些皇子都是庶子,而對於重視禮教的洪武帝來說,他可是非常講究嫡庶長幼之分的,因此他們這些皇子們之間根本沒有競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