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吃苦(1 / 2)

畢業旅行這玩意,一年前的陸奇林也有。

父親全程讚助,獎勵他二十四歲就研究生畢業。陸奇林看著父親笑的褶子停頓,在銀行櫃台前拿著存折給他取錢。

“我兒子研究生畢業,出去旅遊,南京大學。”

父親說,他特別高興,就像當年做出麒麟送子燈那種高興。

花燈是父親的命,他也是。

一共五千塊錢,從存折取出再轉進陸奇林的銀行卡。

陸奇林不想拿,他有錢。讀研究生學校給補貼,除此之外,他還兼職接活,給產品做設計圖,給公司做圖標。

這些父親都知道。

陸奇林賺的第一筆錢就給父親買了番茄紅素。父親常年坐著製作花燈,忘我專注,前列腺落了病。他陪著去過幾回醫院,吃了藥後都會緩解些。

可習慣不改,總歸是沒法痊愈。

陸奇林勸父親再去看看,父親不肯。

“不去不去,九點去前麵都有一百號人。”

“我幫你去網上搶專家號。”

“專家號看的是快一點,但做檢查拿藥什麼的也是時間,我不去。”

父親說他能吃苦,陸奇林不理解老一輩的吃苦,在他眼裏這觀念很可怕。這都不叫吃苦,這是自找苦吃。

他得早點回到父親身邊,幫著做花燈,減輕父親的負擔。可是父親不讓,他總跟陸奇林說他的年少。

“你南京大學畢業,做什麼花燈,廠子有我和你媽在就行了。”

“我也想做花燈啊。”

“你休息時候想做可以做,平時找個好工作。”

“我也是家裏的一份子啊。”

“你好好工作,就是給我們分擔,以後花燈廠有什麼,你還能幫我們兜底,要是你也做花燈……”

“花燈要創新,我學了這麼多年設計就是為了有一天回到廠裏,讓花燈也與時俱進。”

“傳統就是傳統,你瞎搞就不是花燈了。”

陸奇林知道,父親是想他做花燈的,隻是父親不想讓他經曆自己受過的苦。當然,父親也不理解創新的必要。

陸奇林做夢都想轉變父親的觀念。

創新才是秦淮燈彩能夠傳承和發揚的關鍵,一手拖著傳統,另一隻手才能觸摸到未來。

父親問陸奇林準備去哪玩,錢還夠不夠,陸奇林說他去杭州。

父親想的是西湖美景和靈隱秘境,“那夠了夠了。”

陸奇林沒有告訴父親的是,杭州隻是他畢業旅行的第一站。

整整一個月時間,陸奇林從南京到杭州,從杭州到溫州,從溫州到贛州,從贛州去自貢,最後去了北京。

陸奇林一個景點都沒跑,他每到一處都是為了一睹當地燈彩。

溫州的珠囤,用萬千顆料珠穿製,精美壯觀。溫州的首飾龍,獨特震撼,龍與船結合。台州的仙居燈造型別致,空間感強。

贛州的燈彩喜慶祥和,自貢的燈彩現代工藝感強,北京的宮燈,典雅端莊。

這些花燈特點分明,各有不同,都因承載著人們的祈願而變得重要。

陸奇林邊看邊學,看各地的狀況,思考如何創新秦淮燈彩。

這些,他父親都不知道。

沈丁說了一下午,陸奇林跟著聽,陳雙龍跟著拍。三人都隻是上午吃了一點麵包,就一路從正午的熱烈忙活到夕陽遍天。

陳雙龍合不攏嘴,抱著相機眼觀八方。

“走,我請你們吃中餐。”

遠處一家店,白色的門頭上紅色的字,巴蜀人家,一看就是家川菜。沈丁看眼店名就能感覺口腔裏在分泌唾液,她一坐下就開始點菜。忙活一下午換成打工,她也值得讓陳雙龍請一頓。

“蒜香排骨,水煮牛肉,酸菜魚,辣子雞丁,蹄花湯,毛血旺,幹煸四季豆,口水雞……還有這個榴蓮酥,要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