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期而遇的“老友”(1 / 2)

“這盒裝的是金絲牛肉。”

“這一盒是紅燒裙邊。”

“這是清蒸鰣魚。”

“還有這壇佛跳牆,人家把罐子都送我了!”

在張新的堅持下,包括姑姑和老董在內的四個人共同出席了當天的晚宴。

“會場”就設在二樓藝姝姑媽家那狹窄的廚房。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張新變戲法一般地從袋子裏掏出打包的菜肴擺在桌子上。

這些佳肴都是他冒著安東尼的偷笑一樣樣帶回來的。

“來吧,大家都來嚐嚐。看看這所謂的頂級中廚做出來的菜肴有多好吃!”

生平第一次吃到頂級餐廳菜肴的姑姑瞪大了雙眼,指著金絲牛肉語無倫次地叫道:

“你們快嚐嚐這個。我從來沒吃過這樣美味的牛肉。”

老董在一旁輕哂道:

“這算什麼。有機會你嚐嚐海富樓的中廚私房菜,那才是人間極品的美味。當年我當音樂總監的時候都吃膩了。”

“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還拿來吹噓。你要看不上這些菜還往碗裏夾鮑魚幹什麼?”

一看兩個人又吵了起來,張新尋思必須用大招鎮住他們了。

“啪嗒!”

一遝鈔票摔在桌子上!

姑姑和老董立刻閉上了嘴巴,吃驚地看著張新。

“啪嗒,啪嗒……”

又是幾聲紙幣摔打的聲音傳來。

老董和姑姑眼睜睜地看著桌子上的鈔票從一遝變成四遝。

那個時代的4萬元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你從哪裏搞來這麼多錢?”

“這就別問了。”

“好吧。我不問了。這下好了,我們終於有了啟動資金……”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老董忙得團團轉。

先是領著兩個人到本島特定訂購了特的演出服裝。

接著花費巨資邀請到本港最好的樂隊,在最好的錄音室錄製了《那顆叫做月亮的星星》的樣帶。

然後利用自己僅有的人脈搭上了無線電視台、港島廣播電台的音樂編導,以星河唱片公司的名義將樣帶送去打榜。

上述做法的目的是在10月1日的比賽之後宣傳及時跟進宣傳,迅速將歌曲在社會推廣開來。

藝姝姑姑在這幾天裏也有了自己的任務,那就是發動街坊鄰居宣傳希望組合。

南澳島作為遠離本土的離島,向來在港島地區默默無聞。

希望組合以代表南澳島出戰的姿態進行宣傳,當然會得到當地百姓的普遍支持。

報刊電台對此熱點追蹤報道,無形中又增加了兩人的曝光度。

……

時間過得飛快。

一眨眼已經到了10月1日的下午。

無線電視台中央演播大廳裏人聲鼎沸。

一年一度的全島業餘歌唱大賽的決賽現場就設立在這裏。

經過初賽選拔出來的業餘歌手們和各家唱片公司推出的新人,各個打扮得光彩奪目,將整個大廳的後台塞得滿滿當當。

根據組委會的規定,決賽階段的比賽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分組比賽。

全部40名歌手分成8組,按abcd……依次排列。

每一組歌手為5位,僅有第1名歌手出線。

第二階段比賽為總決賽。

由上一階段脫穎而出的8位歌手依次表演,爭奪最後的冠亞季軍。

獲得前三名的選手有資格獲得由無限電視台與比賽讚助廠商提供的2——10萬元現金大獎,同時還會得到來自龍星唱片的簽約合同。

在那個時代,背靠無限電視台宣傳資源的龍星唱片是當之無愧的全島第一大唱片。

哪怕是世界第一大音樂公司的寶鑽唱片也無法與之抗衡。這就叫強龍不壓地頭蛇。

得到龍星唱片的合約是無數業餘歌手的夢想,遠比那幾萬獎金更受關注。

從上麵的賽製可知,如果想要爭奪冠軍,歌手需要準備2首參賽歌曲。

這幾天來,如何選擇另一首參賽歌曲讓張新等人傷透了腦筋。

張新的意見是很明確,《那顆叫做月亮的星星》是他們的殺手鐧,必須要在最終決賽的舞台上唱響,這樣才有奪獎的機會。

可是老董卻不這麼認為。

他覺得這次比賽競爭激烈,突圍進入到最後8人決賽的幾率並不大。

這就意味著張新和王藝姝表演的機會可能隻有一次,如果不首先演唱《那顆叫做月亮的星星》,也許就再沒有演唱的機會了。

這樣一來,之前在廣告宣傳、電台打榜上投入的“巨資”全都打了水漂,對他們後續發展也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