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窮人的打法(2 / 3)

在無人機炸彈、魔鬼HG85珍珠手雷的戰地交響樂中,一個連的步兵很快就灰飛煙滅了。戰爭全景的局部畫麵中,我們總能集中優勢兵力,創造奇跡。

幾個沒死的遊擊隊炮兵,在波波沙和AK47的見證下,與我們的炮兵精誠團結,共同開展了炸點準確度一年一度的傳統友誼賽!

至於駐紮小城外野戰工事敵軍5個營的坐標,有菲恩這樣的特種兵,頭疼的事情讓他去處理吧,俺算術不好。

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清晰地傳來。

反正第二天早上,敵人不再進攻,雙方“西線無戰事”,隔著戰壕比眼睛的大小了。

“哈哈哈,我也立功了!”

77旅98團3營的下士伊凡終於可以飛揚跋扈地和143團3營9連的上等兵丹尼爾吹噓了,後者因為考慮到太辛苦,我沒同意他們參加夜襲的請求。

我粗野地批評:“不要比較,活著的人都他媽的是無敵的!”

現在,我有時間和精力考慮統一指揮菲特茲堡小鎮和葛洛韋林小城的兩個130加農炮重炮營的炮戰了,以火力保證羅亞埃方舟後麵博斯布魯大山坑道工事的防禦戰。

“將軍、政委並鮑裏斯旅長:如果今天上午敵人的攻勢太猛,我建議稍作抵抗後,立刻轉移到坑道工事,保存有生力量,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我有些捉襟見肘的感覺。

“同意。是!參謀長。”通訊電台裏戰友們親切地回答。

“參謀長可以啊,你一去就解了圍,現在我們的補給源源不斷通過你那麵的山林小道運過來。”少將興奮地表揚。

我平緩地分析:“嗬嗬,沒什麼,都是戰士們打得好!你和政委多費心了,加強坑道戰領導。至於我,隻能炮彈聲援了!”

“好。”少將和政委回應。

其實,在導彈出現之前,反斜麵戰術是應對優勢火力之敵最有效的戰術。

所謂反斜麵就是利用山體為依托,將防守部隊部署在敵炮兵火力的背側,待敵火力準備結束後,部隊由事先挖好的坑道進入山體的正麵陣地,迎擊進攻之敵。

在反斜麵作戰中,山體正麵可以有效遮擋進攻方直瞄火炮的火力。進攻方若要打擊反斜麵上的守軍,要麼衝到對麵,要麼把榴彈炮或迫擊炮拉到山腳射擊。

但此時,守軍可以由坑道從反斜麵進入正斜麵,打擊進攻方步兵或炮兵。

反斜麵戰術的有效性已在曆次戰爭中被反複證明,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硫黃島戰役和上甘嶺戰役。

但硫黃島戰役的勝利,掩蓋了米軍糟糕的戰術表現。朝鮮戰爭中,米軍仍然沒有吸取硫黃島戰役的教訓,沿襲著“大炮一轟、步兵衝鋒”的僵化戰術。

到了1952年的上甘嶺戰役,誌願軍讓米軍徹底領教了反斜麵戰術的威力。一支偉大的軍隊,需要一個偉大的對手。矛盾雙方在鬥爭中相互發展的真理亙古不變!

從16號這一天起到第二天中午,我充分感受到現代化戰爭的殘酷。天上到處都是遊擊隊的飛機,一旦發現可疑目標,就是一通狂轟濫炸。

遊擊隊領袖慣性導航中校對他命名的“鬥地主”行動頗為樂觀。

他認為,有二百三十多架次飛機和8個炮兵營140餘門大炮的支援,擔任進攻任務的遊擊隊5萬餘人,隻需要付出200人的傷亡代價,就可以拿下博斯布魯這座大山,從地圖上徹底抹去羅亞埃方舟這個城市。

他的樂觀不無道理。

慣性導航中校在大山3千米的正麵投入了兩個師的兵力,加強的炮兵更是多達8個營。此外,還有高炮和火箭炮各一個營、2個坦克連、1個重迫擊炮連,以及足夠的空軍支援和照明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