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反斜麵坑道戰術也有難以克服的缺點,就是一旦棱線陣地被占領,會對反斜麵形成強力壓製,變成居高臨下的控製,甚至有坑道被孤立並各個擊破的危險。還有,敵人能封鎖坑道部隊的補給線。
因此,對於棱線的爭奪是極其殘酷的。白天在米軍不計數量的炮火和進攻下棱線很難保住,而誌願軍往往是夜間反擊回來。總之,戰役勝利的三大法寶為:坑道、火炮和小型手投彈藥。”
“好了,感謝參謀長給我們的講授,請大家回去後組織戰士們學習和研討。團長以上留下來,有重要作戰任務!”安德列少將下令。
為了保密起見,等中、下層軍官退場後,我交了底:
“同誌們!我們在兩個小鎮各配備了一個坦克連,一個重炮營,因此,對本市後麵博斯布魯大山反斜麵工事的炮火支援及覆蓋成為可能,甚至可以同時集中兩個小鎮的重炮,短時間轟擊城市任何一個壓力太大的方向,從而減輕那個方麵的防守壓力。”
團長尼古拉發問:“請問參謀長,我們在博斯布魯大山後麵另一座歐岡勒斯佳高山上的重炮什麼時候能發揮作用?”
“那要等將軍和政委下達命令時才會猛轟!”我宏觀作答。
這是戰場研判能力,哪能事先估計準確時間?此外,攻防節奏的把握和轉換,也是戰場研判能力的一種。
“下麵,我布置重要作戰任務,請各部隊在下午6點前務必完成!違令者軍法從事!”我突然鐵麵無情。
“是!”參加會議的異口同聲。
“命令一共兩條!”我用俄語清晰地宣布:“第一條、請駐防城市大山坑道工事的77旅99團,97團1營以及劃歸你們管轄的兵工廠工人4個旅(12個團12000人),立即協助98團、97團2營各自小鎮防區配備的兩個重炮營,標好針對各坑道口的射擊諸元!”
“是!”尼古拉等三位團長、兩位炮兵營長以及四名工人旅旅長都起立回答。
“第二條!請17旅141團、142團、143團各派出一個營,分東、西、南三個方向進駐並堅守城市外圍野戰工事,堅持3小時後撤退到市裏,與各自所屬團參加巷戰!”我鐵著心腸要求。
“是!”鮑裏斯、阿曆克塞和維克多洪亮回答。
我滿意地點點頭說:“你們參加巷戰最危險,所以我再講點幹貨。我軍在巷戰中以營為單位包打一條街,各團內兩個營輪番攻擊以保持進攻銳勢。
戰鬥的組織上應有明確的任務區分,每個戰鬥單位按自己的任務機斷專行。在戰鬥隊形方麵多用小組為單位行動,避免超過一個班以上的集體衝鋒。
在巷戰中以連為單位組織突擊隊,將步兵重火器統一編成一個火力組(班),一個班為爆破組(組內再分小組,每小組2-3人),一個排的兵力為突擊組,其餘4個班為支援組。這就是所謂的“四組一隊”戰術。
爆破組負責破壞障礙,打通房院牆壁,摧毀堡壘,使突擊組得以迅速向前發展。突擊組則向前攻擊,火力組緊隨突擊組自行選擇陣地,及時進行火力支援。每挺重機槍、每門迫擊炮、火箭筒都交替推進,不使支援火力中斷。
巷戰因為正麵狹窄,不能展開過多的兵力,所以必須要有大的縱深梯隊以逐漸加強突擊力量。
戰場指揮員必須加強觀察、搜索與通信聯絡,不斷向上級報告進展及與友鄰取得聯係,不斷注意整理部隊,將無戰鬥任務者集結起來,充實第二梯隊。
第二梯隊必須保持前後梯隊的距離,避免受敵人炮火之傷害,並和前梯隊保持聯絡,以便不失時機地投入戰鬥。
由於敵空軍必然配合行動,應指定第二梯隊的輕重機槍積極對空射擊,迫使敵機不敢放肆低飛,降低其轟炸掃射的準確性。重火器應盡量靠近前線,統一指揮,規定具體射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