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戰爭中的絞肉機(2 / 3)

“有!”鮑裏斯帶頭大吼,作戰室裏人聲鼎沸。大家滿腔熱血,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我不能和你們仔細探討了,就結合我的軍事研究,著重給大家講解一下保命要點,千萬認真聽噢!”我也不矯情,直接填鴨式教學。

“哈哈哈!”眾人都盡情大笑。

我壓了壓手說:“好了,一個即興小幽默送給大家,現在正式開講。巷戰的顯著特點有二:一是敵我短兵相接,貼身肉搏,殘酷性大。二是敵我彼此混雜,犬牙交錯,危險性強。巷戰不但難打,還是戰爭中的絞肉機,傷亡率極高,所以沒有什麼軍隊喜歡打巷戰。”

示意波娃放映幻燈片後,繼續百家“軍”談:

“一旦短兵相接,那麼後方的炮火覆蓋、飛機轟炸等重要掩護手段都將失去意義;若隱若現的狙擊手更是主宰普通部隊的死神,一槍一命,槍響人亡。即便是戰爭之神坦克,在複雜的街道也是危機四伏,陰影中的反坦克火箭筒將一發入魂。”

鼠標點擊放大後的圖片,我接著講課:

“請大家先看一下戰例一:柏林巷戰。

傷亡人數:(蘇)30萬人死亡,其中死於巷戰的10萬;(德)約60萬死亡,死於巷戰的人數不詳。

百年來規模最大的巷戰開始了。絕大多數蘇聯士兵都是平生第一次踏進柏林城,他們根本搞不清方向,隻知道往前衝。

結果,蝗蟲般密密匝匝的子彈撲麵而來,把他們成批成批地撂倒。雖然蘇聯的坦克集群把城內200多萬幢建築物都轟了個遍,但絲毫沒能削弱來自廢墟的火力。

很快,蘇聯人遇到了一個大麻煩,柏林成了坦克的墳墓。

這些長驅直入的龐然大物被暗處的反坦克火箭dan燃燒pin炸得稀爛,橫亙在狹窄的街道中,阻擋了後麵坦克的前進,而步兵沒了坦克的掩護更是寸步難行。

大街上根本找不到一個德國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的士兵既無法單挑德軍以泄恨,又白白成了敵人的活靶。

朱可夫將軍立即調整了戰術——坦克大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成數個小部隊,與步兵、炮兵和工兵一同組成強擊群和強擊支隊,逐個逐個地攻克德軍的堡壘。

戰例二、米軍對以紮卡維為首的反米武裝盤踞的費盧傑市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以300:1200傷亡比完勝。

因此,巷戰最新發展方向是:首先,打擊手段趨於高科技化。如開發“多維監視係統”,對軍事目標進行全時監控,使反米武裝人員無法藏身。

同時,利用反狙擊手和機器人技術,搜尋敵狙擊手,在步兵發起攻擊前組織火力予以清除;使用新型裝甲防護技術,使坦克能夠進入城區有效作戰。

其次,打擊方位趨於立體化。米軍動用遠程精確製導導彈、戰鬥機、轟炸機以及特種作戰力量,從陸、海、空、天四維對城內反米武裝所占據的目標進行全方位打擊和摧毀。

最後,打擊目標趨於精確化。”

喝了口茶,我說:“雖然我們沒有別人財大氣粗,但是可以遂行無人機和單兵作戰係統鏈接的方式,在局部地區取得優勢,大量殺傷敵人。下來再具體安排。”

幻燈放映完了,我又簡要介紹了巷戰的目標及武器組合:

“戰略上看,巷戰雙方通過短兵相接的交火,主要爭奪城市建設得最好的建築,它們堅固,高大,結構複雜,上能通天,下能入地,環境極為複雜。

從戰術來觀察,巷戰最主要的特點是爭奪製高點。誰擁有它就可組織交叉火力,控製一大片地區。

巷戰中單兵武器一般是較短的武器或者火力更凶猛的武器,還包括各種設置在地麵上的地雷,如拐角、陰暗處、馬路中央反步兵地雷及反坦克地雷。

狙擊手\/機槍小組處於製高點,也可在巷戰中有效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同樣,現代巷戰已離不開重型火力,比如威力巨大、殺傷力極強的便攜式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