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間諜從未走遠,就在你我身邊(2 / 3)

笑聲中,門被猛然推開,一個170左右肌肉發達的小平頭站在門口,眼神銳利地盯著我,像鷹隼。

“嗬嗬,有這麼可樂嗎?那個誰,小陽啊,沒事的,忙你的去吧。”

金哥聰慧通達的臉上浮現出會心的笑容,對著助手揮揮手。

我眼含笑意,娓娓動聽:“1970年代,蘇聯拍攝了一部反映二戰時期,潛伏在納粹德國黨衛軍總部的一名克伯格間諜勇闖虎穴,戰鬥在敵人心髒,智鬥群魔的電視連續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

當時的某位領導人居然相信男主演就是間諜施季裏茨。原來,該劇主人翁施季裏茨原型是內部赫赫有名,外部默默無聞的克伯格上校魯道夫•阿貝爾。

《春天的第十七個瞬間》裏的經典台詞:純雅利安人!性格堅強!愛好體育運動!身體良好!對元首忠心耿耿!對帝國懷有無比的感情!”

我講完後,金哥開心地給了我一拳,俺滴娘哎,比高歌猛進的拳頭大一倍,力度凶猛。

“哈哈,你小夥不錯。我接著講外國間諜為啥不遺餘力地偵查我國的軍事和地形方麵的情報?”金哥正容亢色:“非法測繪要得到地形道路、重點設施、風侯季風、水文氣象、土壤密度、大氣密度、地域重力加速度……等一係列數據。

得到這些,再結合衛星測繪出來的地圖,一個非常精確的地域模型就呈現出來了。導彈、遠程轟炸機、空降部隊都依賴這個非常精確的地域模型。

這些竊取地理信息的人員與普通旅遊者不同,他們對沿途風景不太關心,對標有軍事管理區的路牌視而不見,拿著類似指南針的坐標定位設備或外文版地形圖,走走停停,很像在找尋某件物品。”

“金哥,我聽說在我們國家,煙花國間諜最猖獗,是嗎?”我問。“是的”金哥鄭重其辭:“國家測繪局發布公告,立案調查的違法案件3000餘起。在這些非法測繪案件中,作案的幾乎統統都是煙花國人。

因為他們嚐到了甜頭,這些狗*的短腿畜生!甲午戰爭前夕,煙花間諜準確獲知了清政府增援朝鮮的出海時間,從而在預定海域突襲清軍運兵船。

抗戰期間,蔣某人發出感歎:我們所見到的煙花人,沒有一個不是偵探,沒有一個不是便衣。

現在,煙花國國民中相當大的一批人,越來越自我感覺,到C國竊取情報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非常愛國的事。

這已經成了幾乎所有軍政學商,三教九流,販夫走卒,浪人妓女不可或缺的業餘愛好,成了他們的自覺行為。最典型的“業餘間諜”莫過於1996年破獲的“原博文間諜案”。”

“間諜都是有利用價值的大人物,普通人應該沒有人收買吧?”

“雖然的確有個別位高權重的人背叛祖國,但更多的是被間諜用金錢或名譽策反的人。其中有的人是學生,有的人是司機,有的是保安,都是一些和軍事沒有關係的人,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人會有大量的空閑時間,同時也希望將這些時間利用起來賺取外快。所以很容易被一些間諜所發布的“兼職信息”給吸引,工作刺激,報酬喜人,這些都戳中了這些人的點。

例如鹿城的一名旅行社司機在網上找了個兼職,也就是幫對方的間諜拍攝鹿城某軍事基地內的貨車往來情況,以及基地內的直升機行動情況,還拍軍用機場、碼頭等細節照片。

所以,“提高警惕,保衛祖國!”不應該隻是一句口號。回顧曆史,在情報戰這條隱蔽戰線上,C國務必要提高警惕,任何時候都不可掉以輕心!”

“太觸目驚心了!我怎麼沒遇到一個間諜呢?是不是間諜怕你們,所以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了?”這是我的心裏話,總感覺間諜似乎隻存在於電影裏。

“嗬嗬,小夥,你的想法也代表了很多老百姓的思想。其實,這樣的觀念很危險,你說不定稀裏糊塗就變成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間諜!”

“有這麼嚴重嗎?”

“這樣吧,你可以觀看一個現場審問的場景。這是我們安全係統開展的“2007-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百餘起境外間諜案件,多名境外情報人員色誘、拉攏C國學生。”

金哥說完,按了一下遙控器,一個類似白色銀幕的東西鋪卷開來,畫麵上出現了審訊室。兩個安全局人員正在審問一個年輕小夥。

“姓名?”

“哲西。”

“職業?”

“國防科工研究所研究員。”

“知道為什麼找你嗎?”

“知道,我犯間諜罪,我沒能經受住美色和金錢的誘惑,我對不起培養我的學校,對不起養育我的父母,更對不起給我發展平台的祖國和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