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宸眼睛裏亮晶晶的,問道:“譚大人可聽說過番薯和玉米?”
譚信疑惑道:“玉米臣聽過,前兩年從海邊傳回來的,京城各家用來當裝飾的東西,番薯是什麼?”
李玄宸差點忘了他在趙家莊的時候就吃過玉米。
“玉米據說能吃,而且畝產能有千斤,番薯也是一種農作物,聽說最高時畝產能達兩三千斤!”
譚信倒抽了一口涼氣,畝產一千斤的玉米已經夠稀奇了,什麼東西能畝產兩三千斤?
要是真有這樣的農作物,百姓們就不用挨餓了!
“殿下從哪兒得知?”
他覺得他家殿下這一年來有點怪怪的,說不上來哪裏怪,反正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樣,說不準是在做夢!
李玄宸自然也看見了他眸中的不相信,他也不解釋。
“再等兩個月,說不準有好消息傳來呢……”
父皇頭疼的便是賦稅,如今糧食產量太低,百姓們養家糊口難,要是收稅太高,百姓們苦不堪言。
但是收稅低了,國庫沒有銀子,朝廷各部門還需要運作,邊關的將士們也需要糧草供給。
解決了吃的問題,才能想長遠的發展。
見他說的信誓旦旦,譚信心中信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得等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兩個月時間很快,其實也用不了兩個月,一個半月之後,懷安村的地頭上聚滿了人。
劉家老爺拄著拐杖站在地頭,看趙寧雙家的長工把紅薯秧掀起來,露出春上打的田壟。
田壟還跟春天的時候一樣,什麼都看不出來。
趙寧雙專門去定做了尖頭的鎬頭,跟傳統鎬頭不一樣,她用的農具兩邊的尖頭並在一邊,隻見她一鎬頭下去,從土裏帶出了兩個圓滾滾的紅薯,一個紅薯看起來比小孩子的頭還大,兩個加起來,至少得有七八斤。
她往土裏又刨了刨,還有!
眾人親眼看著一個窩裏挖出來的紅薯有一二十斤,一畝地有多少棵紅薯?
劉家老爺在心裏默算著,隻怕她說畝產兩三千斤還說少了!
開工儀式完成,趙寧雙從地裏出來,長工們開始下場,按照她教的方法挖紅薯,一家老小齊上陣,把胖胖的紅薯從土裏翻出來擺在地上。
沒一會兒功夫,地上就擺滿了。
今年風調雨順,大豐收!
劉家老爺蹲在地上看著一窩一窩的紅薯從地裏翻出來,高興地快哭了。
有人調侃道:“劉家老爺,你家的地都賣了,收成好也跟你家沒啥關係了!你激動啥?”
圍觀的人大多是看熱鬧的,畢竟第一次見紅薯這種東西,從春天看到秋天,眼看著快入冬了,終於等來了收成這一天。
“你懂啥,災荒年,地主也得餓肚子,要是能有高產的農作物,咱們都能吃飽飯!”
調侃的人沉默了,是呀,這年頭,大家盼著風調雨順,盼著豐收,不就是為了口吃的嗎,隻要能填飽肚子,管他吃的是肉是菜,還是神仙湯呢……
聽說消息的錢方寧帶著縣老爺親自來地頭視察。
“姐夫,這就是我跟您說過的趙寧雙趙姑娘。”
唐元思打量著趙寧雙。
。您提供大神二月兔寶的腹黑太子的旺夫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