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時代如此,她隻能先過好自己的日子再說。
她不能把所有人都買回家,至少能保證善待買回家的這些孩子們。
“娘,你挑幾個。”
孫氏哪兒懂挑人,見趙寧雙挑好了,便也不挑剔。
“你拿決定就行。”
趙寧雙問陶三:“你們這兒有識字會算賬的下人嗎?”
陶三笑道:“有是有,不過這個價錢……識字的價錢高,最少也得十兩銀子才能買一個人,不劃算。這些都是好苗子,您帶回去稍微一培養就能用了,不用非得買識字的。”
趙寧雙恩了一聲,她想買個識字的下人回去教大家,她天天忙得肯定沒空教。
“帶來我們看看吧。”
做生意的人最會察言觀色,陶三已經把價錢說明白了,對方還是要看人,就說明人家有能力買人。
“哎,我這就去帶人過來!您先喝茶!”
趙寧雙無疑是今天人牙行最大的客戶,陶三指使下人泡好茶,上了兩盤點心。
小團子爬到椅子上坐下,很自覺的捏了一塊點心塞到嘴裏。
他就這一點好,不挑食,好吃不好吃都吃。
陶三很快把人帶過來,這次帶來的人就不拘年齡性別了。
陶三給她介紹道:“這些識字的,多是被大戶人家打發出來的,像這種犯了事兒被打發出來的賣不上價錢,您是錢掌櫃介紹來的,我肯定得把話說到明處。”
“再有就是家裏犯了事兒,被流放的那些,那些人要跟官府打交道,我這兒也不敢收,還有一種就是家道中落,賣兒賣女的。”
經過陶三的介紹,趙寧雙才看出來,這些識字的人被分成了三批,最前麵的是家道中落被賣了的,後麵的都是有問題的,家裏背景不硬,不敢把人往家裏帶的那種。
“當然了,最後一種最貴,您斟酌斟酌。”
趙寧雙下去看了一圈,瞧見一個三十出頭的婦人,帶著一個八九歲的男童,兩人身上的衣服都打著補丁,但是一眼看去就跟別人不一樣。
她的腳步在兩人麵前停下,陶三眼睛一亮,介紹道:“趙姑娘好眼力,他們兩個是縣裏有名的孫秀才的妻兒,孫秀才家裏原本有幾畝地,後來染上賭博,把地輸幹淨了,宅子也輸了,爹娘也被他氣死了。”
“最後實在沒有法子,還不上賭債人家就要砍他的胳膊,砍他的腿,他就把妻兒一起賣了。”
“他兒子在私塾裏念過幾年書,他媳婦也識字。”
趙寧雙歎了口氣,攤上這樣的男人,還不如不成親呢。
婦人護著兒子說道:“我們娘倆不分開,姑娘要麼就把我們兩個都買了,要麼就別打我們的主意。”
倒是個有主見的。
“你會算賬嗎?”
婦人點了點頭。
“我在娘家時,做過一點小生意,會算賬。”
趙寧雙問道:“既然你娘家是做生意的,為什麼會讓你們落到這個地步?”
婦人傷心的說道:“還不是我那個賭鬼丈夫,還不上賭債,逼著我娘家幫他還,賭坊的人去我娘家鬧了一場,把我爹氣病了,我家攢下的家底也全都被他掏空了,我沒臉再回去。”
也是個可憐人。
趙寧雙拍板道:“就他們母子了。”
陶三喜道:“他們兩個一起,得三十兩銀子,姑娘不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