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微生物會對人類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
又或者,火衛一遭受了藍星沒有遭受過的宇宙射線,那些殘留在它身上的宇宙射線會對藍星生命造成怎樣的影響?
有太多太多的科研工作等著科學家去處理。
方墨完成手裏的工作也會趕過來,研究火衛一的物質,看看是否能從火衛一攜帶的物質裏找到他想要的。
火衛一!
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災難結束後,方墨必然會對它進行研究。
隨著月球基地的各項工作展開,人類已經在月球上麵發現了近千種藍星上麵沒有的物質。
由於火衛一來襲,全藍星的工作重心不得不改變,對那些物質的研究就停滯下來,對新物質的發展,更是完全停止。
月球離藍星這麼近都能發現那麼多物質,火衛一離藍星那麼遠,能夠發現的物質肯定會更多。
而且!火衛一離火星那麼近,通過對它的研究,可以去了解火星上麵是否真的存在過生命。
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麵性的!
自然界向來都是機遇與危險並存。
火衛一的到來會給藍星帶來了很多災難。
可它的到來,讓人類有機會了解真正的外太空的環境。
實際上,月球對於藍星來說不能算是外太空,它是藍星的衛星,很多方麵都受到了藍星的影響。
火星距離藍星最短的距離都有幾千萬公裏,兩個行星之間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所有登陸車都隻能根據藍星的環境去了解太空環境。
藍星上麵沒有的物質,行星登陸車無法進行數據分析。
火衛一的到來,帶來了火星最原始的物質,有些是危險的,有些卻可以助力藍星科技騰飛。
很可能以前無法突破的材料學會因為火衛一的到來而突破。
人類科技最基礎,最需要的就是材料學,材料學的突破會帶動整個科技的突破!
對於火衛一!
既要阻止它傷害藍星,也要迎接它來到藍星。
27公裏之巨的隕石,它能帶來多少物質?
它能給藍星帶來多大的科研資料?
這又會給藍星的科技突破帶來怎樣的助力?
還是那句話,危險與機遇並存!
火衛一帶來的東西肯定會有能傷害到藍星生命的,但也一定會有助力藍星騰飛的!
海嘯一波接一波襲來,迎麵承受著高達十幾米的浪潮,軍艦在海浪中起起伏伏,艦載人員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海浪。
各自在自己的崗位固定自己,無論海浪如何咆哮,他們都穩如泰山。
然而,海嘯在他們這裏隻有十幾米高,卻在遠離南極的地方掀起了更高的海浪。
板塊運動!
火衛一對藍星的傷害已經被減到最小,但它畢竟是一個那麼大的隕石。
它的撞擊引起那些活躍板塊運動一點都不奇怪。
有些地方因為海底火山和板塊運動,掀起了高達近三十米的海嘯!
幾乎所有活火山都因火衛一的撞擊而噴發,隻是規模大小的問題。
所有活躍地震帶受火衛一的影響而運動起來,山河傾倒隻在瞬息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