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無氧農作物的品種選擇!(2 / 2)

它是用來保證基礎口糧的,再怎樣惡劣的環境,它都能保證很高的產量。

黃花根的品種是袁始改進過的,抗病能力在優質稻中是一等一。

稻杆硬度這也是大米品種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它直接關係到產量和口感!

像袁始現在的農田裏種的超級稻,稻杆直徑達到了12.5毫米,這就保證了稻杆硬度。

稻杆越硬,稻穗才能長出更多的稻穀,不然的話,稍微多長一點就能把稻杆壓斷!

袁始現在種植的超級稻,每株的產量能達到一斤多,就是因為它的稻杆特別粗,也特別硬!

很多農田滿田的稻穀倒在地上,就是因為這個指標沒有達到,又或者受環境影響而削弱。

倒地的稻穀,即便它是黃花根這種口感極好的優質稻,也會因為稻穀吸水、長出胚芽而改變口感!

方墨皺眉看著農科院的農田:“現在這個季節想要培育新的種子得去穹省才行。”

“穹省的氣候是我國唯一能種植三季的地方。”

“雖然我們的目標是培養無氧農作物,但前期工作還是要選一個合適點的地方會好些。”

袁始卻搖了搖頭:“不用!在常沙就行。”

“無氧農作物也不是靠氣候成長的農作物,它的主要問題在土壤、水和種子本身。”

方墨微笑著道:“去穹省的話,把種子研究出來,我們能直接送到月球上麵去種植。”

穹省的航天發射基地在夏國來說都是非常優秀的,對比全藍星就沒幾個能打的。

而且!航天工程受方墨影響有了電磁彈射基座,已經完成了多項論證,並完成了實驗火箭和基地。

前段時間在核工院的時候,航天工程的大佬程昊還邀請方墨去觀看他們的新型火箭發射。

袁始了然:“也是!無氧農作物本就不是在藍星上麵種植的,想拿到一手資料,隻有去穹省才有最方便的配套。”

“我這就去準備相關工作。”

他在航天方麵還是有一幫朋友的,每次有新型品種研發出來都要發射到太空中去轉一圈,無人飛船的作用是為了這些科研項目!

所謂的航天蔬菜、航天土豆、等等等等,所有跟航天有關的農作物,其實就是無人飛船載著在太空中轉一圈。

經曆過宇宙射線的洗禮後引發了一些變化,回來研究以後,根據宇宙射線對農作物的影響,研發出來的相對優秀的品種。

袁始的超級稻可以說是無人飛船的常客,也因為經常來往,他跟航天工程的很多大佬都很熟悉。

不過,他有他的門路,方墨有方墨的門路。

本來就受程昊邀請要去參觀火箭發射,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跟他提前打招呼。

方墨沒留程昊的電話。

核工院的那次會麵隻是簡單的寒暄了幾句。

方墨要搞重聚變,程昊去核工院要人。

他聽到了可控核聚變的消息,現在又是空間站的籌備階段,他想搞一個用可控核聚變產生能源的空間站。

。您提供大神諸君都是顏帝的我在九十年代直播建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