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最終是在《中朝戊戌條約》上簽了字。條約規定朝鮮將會永久的成為藩屬國,中國將為朝鮮提供軍事保護。朝鮮將濟州島贈予中國作為感謝,同時取消每年對中國的朝貢。另外就是一些在朝鮮辦廠開礦的條款。
李熙在臨走前去見了秦戈一次,他想要按照秦戈的說法進行改革,他希望獲得軍事力量的援助。
李熙在仁川登陸回到漢城,在海上是本想去濟州島看一看的,但又怕會觸景生情,心生不舍。回到漢城後,李熙開始鼓動富商們投資辦廠,然後收購土地,再出賣給給農民。進行到一定階段後,他開始聯係在平壤的中國的駐朝軍隊。改革,好似需要流血的,對於那些不聽號令的頑固分子,要通通殺掉!朝鮮,是他李熙一個人的!那些不聽話的,通通都是亂黨!
聯係了軍隊之後,李熙對權貴富商們下了一條強製性的政令,要求他們將手上的耕地全部都交給政府,政府會通過債券的形式來購買這些耕地。
該政令導致許多地主權貴不滿,他們認為李熙肯定是瘋了,居然讓他們交出全部的土地。這些人迅速聯合起來召開秘密會議。
漢城一座宅院當中。
“皇上肯定是發瘋了,去了趟中國回來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皇上肯定是被中國人收買了!”
“現在不是皇上怎麼樣了的問題,我等身為皇上的子民。本應該順從皇上的意思的。但皇上精要我們交出全部的土地,這未免太過無理取鬧了。天子也是要講王法的嘛!這些土地,都是我們祖上留下來的,豈能說賣就賣?而且皇上拿出來的不是真金白銀。而是學洋人那般用那些個股票之類的來買。那玩意能頂什麼用?既不能用來吃,又不能用來買東西。要之何用?”權昌泰是朝鮮最大的地主,控製了朝鮮百分之五的耕地。權昌泰是頑固派,對於投資辦廠,是堅決反對的,隻要又田地,那家族就可以世代無憂。投資是有風險的,以前聽說過不少投資失敗的人血本無歸。但做地主就們有風險了。人要吃飯,總是要種糧食的,土地肯定能夠租出去,身為地主。隻要坐在家族,每年就能有不菲的錢財和糧食收入。隻要有地,子孫萬代皆可無憂。
“嗯!泰昌老爺子說得不錯,要是真金實銀的買,那還說得過去。可是這債券,以前從未聽說過。”
“我聽說這債券有點像銀票,不過規定要在某個時候才能兌銀子。”
“哼!反正就是信不過的東西!”權昌泰道,“皇上用毫無作用的一紙憑證換了我們的土地。然後賣給那些農民,他自個兒是轉了個缽滿體滿。我們呢?農民自個兒有了地。這地租就收不上來。而我們隻剩下一點土地,農民自己有了地。誰還來幫我們耕地,難道要我們自己下田不成?你們會下田嗎?那留下來的那麼一點土地就隻能是荒廢掉,最終我們還是要賣掉它。我在釜山找到皇上的堂表弟西門功,今年才三十,正是大有作為的年紀!”
在座的聽到權昌泰最後一句都嚇出了一身冷汗,這老爺子是想要造反啊!如今當著大夥的麵說出來,這是要把眾人都拉下水啊!
權昌泰繼續道:“我觀皇上這次去天朝,似乎並不如意。我們隻要派人去暗殺掉皇上,然後推選西門功做皇上,再讓西門功大到中國去討好天朝皇帝,隻要天朝皇帝點頭,那一切就沒問題了。”
李熙回國後並沒有公布在中國簽訂的條約,這個必須要在土地改革完成後才能公布,要不然土地改革還沒實現,他這個皇帝就要下台。割讓濟州島,這是朝鮮人民絕對不允許的,若是被那些權貴得知後,在民間一宣傳,那全國上下都會聯合起來推翻他這個“昏君”。因為心有顧慮,李熙子回國後一直表現得有些沉悶,土地改革也讓人感覺到是在生悶氣的樣子。
“昌泰老爺子說得對,這是皇上比我們這麼做的,兔子急了還要人呢!更何況是人呢!”
“對!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都是皇上逼我們這麼做的,怪不得我們!”
“對對!這都是被皇上逼的!怪不得我們!”
權昌泰笑著點點頭,對身邊一人道:“嗯,去叫西門功出來和大夥認識一下!”
西門功長得有些小帥,他奶奶是個公主,西門家族原本也是個大家族,不過一切都毀於戰亂當中了。從小生活富裕的西門功好酒色,因為戰亂,所以此時略顯消瘦。當初靠著一點銀子在釜山過的還行,不過想要回到以前那樣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就在這時,權昌泰找到了他,送了兩個女人給他,並說要扶植他當皇帝,他立即就答應了。
西門功進入到這個廳室後,微笑著對所有人都看了一眼,他知道,這些人就是他能否當上皇帝的關鍵。目光最終停留在權昌泰身上,西門功走過去,恭敬的道:“昌泰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