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戈所設計的77毫米野戰炮相比於德國在一戰時所使用的要更輕,而且更強。
名稱:90型77毫米野戰炮
口徑:77毫米
倍徑:32倍
製退複進形式:液壓管退式
後座長度:1050毫米
炮架式樣:雙輪單腳式
高低射界:-10度~45度
方向射界:左右各10度
彈重:榴霰彈6.8公斤,高能彈重6公斤,殺傷半徑10米左右
初速:榴霰彈680米/秒,高能彈700米/秒
最大射程:11000米左右
放列全重:850公斤
最大射速:30發/分鍾(兩個裝填手)
運作方式:火炮牽引車(其實就是一個拖拉機頭)。
相比於克虜伯96型77毫米野戰炮,秦戈的90型在管身長度,仰角、重量方麵都要優於克虜伯96型,這得益於先進的煉鋼技術。這些煉鋼技術在後世隻不過是普通民企的煉鋼技術,但放在此時卻是最先進的。
原本最初的設計重量隻是700多公斤,但後來秦戈加裝了自動退殼、自動鎖閉的技術,致使重量增加了不少。不過重量的增加對火炮的機動性沒有什麼阻礙,因為杜瓦爾已經做出了20匹馬力的柴油機,不過體型龐大。20匹的馬力足以拉動2門90型77毫米野戰炮快速機動。
自動退殼、自動鎖閉技術可以減少火炮的人員配置並增加射速,一戰時,75毫米左右口徑的火炮通常配置有5名人員(不算後勤),炮手一名、專門負責開閉炮閂的一名,裝填手兩名,備用裝填手一名,5名人員才能使得法國的施耐德97型75毫米野戰炮擁有20發的射速。而有了自動拋殼和自動鎖閉,那每門炮就能夠減少一名人員負責後勤工作,要知道打仗打得就是後勤啊!
除了90型77毫米野戰炮,秦戈還設計了90型105毫米野戰炮,作為重炮,105毫米威力要比77毫米大得多,但射程卻是沒超出多少。
名稱:90型105毫米野戰炮
口徑:105毫米
倍徑:28倍
製退複進形式:液壓管退式
後座長度:1050毫米
炮架式樣:雙輪雙腳式
高低射界:-10度~45度
方向射界:左右各6度
彈重:榴霰彈24公斤,高能彈重20公斤
初速:榴霰彈600米/秒,高能彈640米/秒,殺傷半徑約25米左右
最大射程:11000米左右
放列全重:約3噸
最大射速:10發/分鍾
持續射速:4發/分鍾
雖然口徑隻是比77毫米多出了不到30毫米,但威力卻是增強了一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