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對母女談妥手術和住院的事宜,謝克讓她們先回家等消息,畢竟他還要在其中穿針引線地聯係一番。
章節更新最快誰知道門一開,大小兩個患者還沒邁出步子,外麵就衝進來一個急吼吼的女人。
這女人一進來正要說話,看見眼前穿著白大褂的謝克,突然就愣住了。她懦懦道:“怎麼是你?沙醫生呢?”
像這種沒什麼禮貌的患者,謝克也是遇到過的,他倒沒放在心中,正想提醒她動作輕緩點,看見那張愣神的臉,一時倒也恍然了。
這女人正是前陣子謝克代夜班,遇到有家屬對用藥產生疑問差點起衝突時候,在一邊冷嘲熱諷的另一位病人家屬。謝克還記得當時的情形,他剛把5號床的劑量調整好,查房查到6號床病人的時候,被這個女人擋下了。
6號床病人是個老頭,而這個女人正是患者的女兒,她當時說要轉院,還阻止了謝克給自己父親檢查。謝克後來倒是知道她確實給她的父親辦了轉院。
謝克當時還特地查了一下係統記錄,她父親得的病是頸動脈內膜粥樣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腦血管病。這種病的診斷並不困難,而且由於這個患者的頸動脈顱外段狹窄並且伴有動脈瘤,所以缺血就顯得更為嚴重。患者是因為一次小中風,也就是短暫性腦缺血卒中,而住進醫院的。檢查出病因之後,原本打算行頸動脈內膜切除並動脈瘤夾閉術。切除增厚的內膜一個是為了增加血管容量,還有一個是為了防止硬化斑塊脫落後堵塞血管。而本來確定好的主刀醫生,正是邊副主任。
因為發生了藥劑用量疑案,這個女人不信任市一醫院,所以把自己父親轉到了市二醫院,手術自然也是由市二醫院的醫生來做了。為了這個事情,邊副主任那幾天每次見到謝克都會歎氣和搖頭,好像是因為謝克的關係才損失了這個病患一樣。
其實這跟謝克完全沒關係,開藥的人明明是他自己的侄子文旭東,就因為當晚值班的人是謝克,他就總覺得是謝克在這裏麵使絆子。邊順源根本不相信是患者家屬自己發現了醫生用藥和藥物說明書上的區別,正常人在怎麼可能為了那麼一點點劑量的區別跟專業的大醫院醫生過不去?這一定是謝克慫恿的。
不得不說,邊順源這次是真的以己度人了。謝克剛剛來到神經外科的時候,就帶來了一個需要接受脊柱手術的患者。這種風光絕對不是一台手術的事,而是一個疾病種類的問題。
謝克還那麼年輕,當時還隻是一個住院醫師,竟然有患者願意讓他為自己做那麼大的手術,這本來就已經夠令人妒忌的了。更何況還是將一個分類比較模糊的病種從骨科帶到了神經外科,讓所有人將目光集中在他身上的同時,心裏麵也是十分震動。
讓人不由得信服他。
有些人與生俱來就有這種能力,就有這種氣質。邊順源在市一醫院的神經外科已經奮鬥了二十年,他年紀比劉建紅要小一點,從一開始他就是奔著劉建紅的主任接班人這個位置而去的。他的上位本來按部就班十分順利,卻一直到副主任為止。
幾年前蔡天橋的突然回歸,猶如橫空出世的孫悟空——不按牌理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一樣,給了他當頭一棒。邊順源一直都知道劉建紅有那麼個非常有出息的學生在美國,可他實在沒想到能在美國混得那麼好的蔡天橋會回國!為什麼?邊順源簡直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蔡天橋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太過強大,即使邊順源心裏有疙瘩也不敢表露在外,至少他還在市一醫院的話就不能。可要跳槽去別的醫院簡直比蔡天橋主動讓位更難。一般像這種大型的三甲醫院,所任用的科主任都是自己醫院培養出來的,如果是從外麵招,那肯定就是對能力的要求特別高的了。
跟蔡天橋打擂台,邊順源自忖打不過,更何況蔡天橋的背後還有劉建紅撐腰。於是他隻好放低姿態,調整心理階位,把自己的副主任位置坐坐牢。蔡天橋年紀比他輕,他這輩子估計是越不過去了,可他還有侄子呢。
邊順源的想法是,著力培養自己侄子,最不濟今後也要接自己副主任的班。科主任是招牌,沒有一手出色的手術能力是不可能上去的。邊順源對文旭東知根知底,要穩穩當當做個醫生肯定是沒問題,但要技壓群雄則是不可能的。
就在他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得差不多的時候,謝克來了!
謝克的聲勢幾乎要還要蓋過當年的蔡天橋。蔡天橋占著手術成功率和國外學成歸來兩個選項,原本已經十分強勢。可是你看看謝克搞出來的一係列事情,剛一進醫院就靠查體和問答推測出患者患有腦囊蟲病,給徐教授當助手上手術,結果幾乎把徐教授的風頭給搶掉;隨便搗鼓一個實驗就提出了csc骨水泥的新用法,結果現在已經完全替代了老型號的普通骨水泥;在骨科不安分還把手伸到了兒童神經外科,做了少見的狹顱症全顱縫閉合手術;靈光一閃設計一個止血夾,現在已經風靡全國甚至國外也有人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