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卡住李時光的不是他的思路,而是軟件和硬件上暫時無法支持的話,那麼的確,短期內是不可能有很大進展的。
如此一來,謝克都想要為那些被李時光畫的餅套住的研究員們默哀了……
不過因為是李時光的成果,所以謝克還是認真地看完了這個係列的論文,然後自己也寫了一點類似綜述的感想。
這個研究自從李時光擱置以來,雖然別的一些別的實驗室揀去當成寶自己做起來,但是一直沒有出什麼有用的結果,所以很多人都準備放棄了。就在這時,謝克表的這篇文章出現在國內各大雜誌上。因為裏麵有點比較新鮮而且看上去頗為有理的想法,所以再次引起了那些人的關注……和熱情。
謝克一點也不知道自己無意識的舉動跟他的師兄一樣,再次坑了別人一把。
另一篇文章是關於血腦屏障的。
血腦屏障就是血液和腦脊液之間的屏障,實際上是一種內皮細胞。除了氧氣、二氧化碳和血糖以外,幾乎很少有物質能夠通過這個屏障。人腦的營養由血液輸送,而血液裏總是會帶些不幹淨的東西,諸如細菌、病毒等等。人腦是人體最重要最要需要保護的地方,所以便有了最堅硬的顱骨和最難以通過的血腦屏障。
但是,這些內皮細胞形成的多層膜緊緊包裹住大腦中所有的血管,在用它專門的運輸機製來阻擋有害物質進入的同時,也阻擋了那些用於治療疾病的藥物。
這些疾病裏包括的,主要就是癲癇、帕金森、老年癡呆症等神經內科疾病。
經過合成的藥物分子一般都比較大,無法通過血腦屏障,所以即使能夠從藥理學上對症,卻無法應用在這些神經疾症上。
癲癇有時候能通過開刀切除病灶而改善病率,但先不說開刀切除腦部組織所帶來的致殘效果和危害,實際上大部分時候癲癇的病灶根本就難以確定——看李時光研究到一半不得不放棄就知道這有多難。
如果,能夠解決血腦屏障的問題,使得它能夠“有智慧地”放過那些醫生們需要輸送進腦並作用於腦細胞的物質的話,在神經內外科上,人類必將跨出一大步。
上麵這兩個論題,都是當今世界上最熱的神經科學問題,任何一個與此有關的醫生——更何況是同時作為教授的那些學者——都不可能隨意地掃一眼就擱置不提。
謝克的這兩篇文章都是已經表過的。如果那位神經內科教授曾經讀過,就該知道它們的價值,就不可能問都不問。如果他沒有看過,在見了那樣的標題之後,又怎能無動於衷?
當然謝克這兩篇文章不是用來解決問題,而是提出問題的。
他自己對那篇關於血腦屏障的文章非常有信心,認為很有繼續研究下去的價值。徐教授對李時光的癲癇病灶定位很有興趣,一直在進行這方麵的課題。當然李時光坑誰都不會坑徐教授,早就跟他說明了困難之處,但是徐教授仍不死心。
謝克一開始也對這個課題不感冒,所以才離開徐教授自己出來闖蕩。他是知道這課題原來的提出者是李時光之後,才有興趣的。
不過真正令他投入精力的還是血腦屏障。他已經決定用這個作為自己研究生的課題了。
所以他在知道了主考人名單裏有這位神經內科教授之後,特地帶上了這篇文章前來,原本還期待能有一場激動人心的談話或者辯論,碰撞出燦爛的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