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方案(1 / 2)

謝克原以為確診之後,關氏夫婦會帶著小孩去兒科醫院治療,沒想到他們卻執意要留在市一醫院。(全文字無廣告)

市一醫院的兒外科,一般隻做兒普外手術,沒有分得很精細。

關耀所患的病症,實際上是狹顱症,一種先天性顱骨疾病。

正常人的顱蓋,在剛出生的時候分為四塊,以冠狀縫、矢狀縫和人字縫為界。

從解剖麵來看,顱蓋就像是一個瓢蟲,頭、尾與身體相連的地方分別是冠狀縫和人字縫,而對稱的翅膀中間則是矢狀縫。

隨著人的生長,顱骨的骨縫會慢慢閉合,使得整個頭骨堅固而完整。

顱縫的提前閉合會使得顱腔的生長擴大受到限製,從而不足以容納快速發展的腦組織。如此一來,腦和顱神經就會受到擠壓與損害,畢竟頭骨沒有彈性,不可能脹大。所以這種病也叫做顱縫早閉或者顱縫骨化症。

這種病的病因還沒有定論,有可能是在母體內的胚胎期就沒有發育好,也有可能是骨縫骨膜裏麵的組織內出現異化。

正常嬰兒的各條顱縫線呈鋸齒形,很容易擴張,一般要到10至12歲才會減緩或停止生長,而骨縫融合骨化要到成年以後。顱縫間不斷長出新的骨頭,而頭顱沿垂直於顱縫的方向生長,顱腔逐漸增大,留出空間給腦大腦生長。

而患有狹顱症的嬰兒,有可能是單獨一條,也可能是多條顱縫提早閉合,使得顱骨不能垂直於其生長。這樣一來,顱骨的生長就會以其他方向取而代之,甚至於停止生長。

往其他方向長,就會導致頭顱畸形。

例如矢狀縫的骨化並提早閉合,使得顱骨向左右兩側生長受限,那麼就會縱向生長,從而變得狹長,成為舟狀頭。

而如果是冠狀縫閉合,則會讓頭顱向前後生長受限,令其向兩側生長,這樣就會變成扁頭。更有一種情況是,冠狀縫一半正常,一半骨化,那麼頭顱生長就會不對稱,變成斜頭。

至於關耀的情況,經過謝克的分析,應該是全部顱縫早閉。當所有顱縫都早閉的時候,頭顱就會向阻力最小的前囟生長,形成尖顱。

無論哪種情況,如不及早治療,日後都會出現顱骨的畸形和顱腔容積狹小,影響腦發育,繼發顱高壓。腦部的發育不僅事關容貌和智商,且與生存、自理能力息息相關,如拖延久了,甚至影響壽命。

因為有這種病的人,經常身體其他部位也會有畸形症狀,所以謝克在了解到關耀患有先天性肺動脈瓣缺損,又看到關耀的頭顱形狀之後,就想起了這種病症。當他在摸關耀的頭時,觸摸到了骨縫處骨化隆起的骨脊,便幾乎已經能夠做出診斷。

當然這病要檢查也是很容易的,隻要照頭顱ct,就能觀察到骨縫是否有早期愈合現象,以及鄰近骨邊緣是否硬化。

要治療這個病,外科手術當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一歲以內是最好的手術期,否則畸形時間越長,年紀越大,對腦部的損害也就越大,畸形也越嚴重。

但謝克沒料到,關氏夫婦竟然希望由自己主刀,為關耀手術。

關耀暫時住進了兒外科的病房,等待手術排期。

市一醫院的兒外科醫生,其實也是勸關俊偉他們去和平兒童醫院的。那是天海最好的兒科醫院,有極其詳細的各類分科。

但關俊偉和焦貞梅都認準了謝克,認為和平兒童醫院的醫生連病都沒診出來,手術水平自然也不敢恭維。

在兒外醫生和以王磊為代表的腦外醫生的會診下,關耀的手術方案,很快就被擺到了謝克的桌子上。

謝克覺得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啊。

天知道,他已經好久沒給人開過顱了,手都癢了。

王磊揶揄他:“嘖嘖,這麼好的事又讓你給碰上了。一般人可沒機會給嬰兒做手術啊。”

作為一個外科醫生,喜歡各種不常見的手術,這很正常,而且也會在今後成為自己的資本。很多罕見病曆,醫生們都對其趨之若鶩,不惜成本,就是因為這個。

光你治過別人沒治過的病,你就比別人更有話語權。

給嬰兒開顱,自然是比成人更難一些。嬰兒的頭顱小,脆弱,等等多方麵的因素。

但謝克顯然不怕這個活精細。

他曾經試過用老鼠做實驗,在不用顯微鏡的情況下,他甚至都能夠成功地吻合老鼠的血管。

其實謝克早已發現,自己的手指隨著經常性地虛化、實化以及各種擬形,如今已經變得比原來更加靈巧。

當然,如果在手術台上,該用顯微鏡的時候還是要用,不然別的醫生護士肯定要把他當成怪物了。

既然謝克決定接手這台手術,那他自然就會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