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天而降(1 / 3)

嶽野兩眼放光地看著眼前這輛國外專門訂製的最新款越野概念車:銀白色的鈦合金車身,線條流暢,光亮鑒人;車窗為銀灰色度膜碳纖維鋼化防彈玻璃;底盤較高,四輪驅動;四個巨大近乎於圓球狀的車輪采用的是F1賽車專用輪子;這種車輪近乎於實心,膠胎極厚,即便是道釘都紮不透,而且還能夠自動補漏。

從整車的外形上看,十足像是陸虎神行者係列與悍馬H3的混合體:既有陸虎的流暢外形,又有著悍馬的高底盤與大馬力。但這輛車最醒目的還不是這個,而是支架在車頂上方,麵積大約1平方米,明晃晃照得人睜不開眼的太陽能光伏電池板。

沒錯,這是一輛目前技術還不是十分成熟的太陽能電動越野概念車。以電瓶充電掣動為主,太陽能儲電為輔的混用汽車。據說那塊太陽能光伏電池板采用了最新科技,光電轉換率達到了30%,裝在汽車上的光電池,將太陽光不斷地變成電能作為驅動汽車運動的動力,一次蓄滿電力後可跑八百公裏。

初見這輛車時,嶽野很是不解,花幾百萬弄成這樣一輛“四不像”的車子,有這個必要嗎?後來聽到一位認識這輛車車主的兄弟一說才明白。這車主是個驢客,尤其喜歡探險,也屢屢遇險:被搶劫者砸過車窗、車輪爆胎半路拋錨、輪子陷入深坑困過幾天幾夜、車行荒原而油箱告罄……等等困境。這些慘痛經曆,最終促成了這輛怪車的出籠。

嶽野從技校汽修班畢業後,通過前幾屆師兄關係,來到這家規模較大的汽車維修廠工作還不到兩年,但已經修理並開過不少好車。隻要是沒見過的款式,他都想方設法開上一陣過過癮,而眼前這輛“四不像”的怪車,雖然見所未見,但嶽野卻沒有半點嚐試開的想法。

原因很簡單,這車的最高時速隻有一百二十公裏,還隻是理論上的,實際時速不到一百公裏,堪比大巴車。對於飆慣車的嶽野而言,實在不能忍受。但是他偏偏還得要坐進去——因為組長邦哥發話了,安排他將改裝好的車子送到車主家。

老大發話,嶽野隻好不情不願地換下滿是油漬的工作服,穿上黑色的彈力背心與牛仔褲,剛剛關上車門,就被夥計小峰叫住。小峰吃力地提著一個超大金屬箱,扔進車子後麵的行李箱,過一會又扛來千斤頂、液壓馬達與檢修滑板一起放進去,然後拍拍手向嶽野打了個招呼:“全套嶄新的維修工具,順路送到分廠去。”

“安啦!”嶽野伸手出車窗做了個“V”的手勢,踩下加速踏板,發動車子——這車子唯一能令嶽野欣賞的就是這一點:無需電子點火,隻要踩下加速踏板就能啟動,利用控製器使車速變化,不需換檔、踩離合器,簡化了駕駛的複雜性。

這是因為太陽能電動車結構簡單,沒有內燃機、離合器、變速箱、傳動軸、散熱器、排氣管等零部件的緣故。正因為如此,這輛標載六人,跟商務車差不多大的中型越野車的自重遠比其外形看上去要輕得多,隻相當於一輛普通轎車。雖然做為一名專業的汽車檢修人員,嶽野並不喜歡這種太傻瓜似的簡易操作,但對於老人與婦女麵言,這種車子的出現也算是福音了。

車子在二環路上以八十公裏的時速不緊不慢地飛馳著,車載收音機裏傳來女主播甜美的最新出行路況提示:“……密雲剛下過一場小雨,風很大,請司機朋友們要多加小心。另外有聽眾報料說目睹了一場強龍卷風,朝南而來,有靠近北京的趨勢……下麵請市局首席氣象專家呂老師分析一下,夏季龍卷風的成因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滾你姥姥的磚家!”嶽野沒好氣地換了音樂台,傳來的是那位妖媚歌手的《大風吹》。

“六月天唱什麼大風吹?那麼想涼快,就一邊涼快去……”嶽野咒罵著正想轉台,突然看著車外後視鏡呆住了,“真的是……龍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