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樣的事,你現在都24了,該結婚生孩子了,再不結婚,村裏人該說你閑話,你爸媽都沒臉了。”
“楠楠,聽嫂子一句勸,女人終歸要嫁人的,趁著年輕身體好能生,子宮沒衰老,早點結婚生孩子。”
“哪有女人不結婚不生孩子的?連基本義務都不做,那還配當女人嗎?我們24歲時孩子都已經滿村子跑了,哪裏像你呦。”
......
醫院裏,一群親戚對著顧宜楠說教。
她今年24歲,從大學畢業後,每次回家都會聽到這樣的話,耳朵都起老繭了。
仿佛她不結婚,就是違法犯罪,是全家的罪人一樣。
要是放在以前,顧宜楠肯定是左耳進右耳出,不把這些話放在心上。
可是現在媽媽病了。
看著瘦弱的母親躺在病床上,眼底青腫,前兩年還烏青的頭發都白了好多,顧宜楠的心就像被針紮過一樣,密密麻麻地疼。
“楠楠,媽媽老了,沒幾年活頭了。”
病床上的李蘭,拉著顧宜楠的手,布滿血絲的眼睛蓄上了淚水。
“你哥已經成家有孩子,我不擔心,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聽媽媽的話,早點結婚生孩子,我還能幫你帶幾年。”
“媽,我聽你的。”
顧宜楠心裏酸酸的,堵堵的。
她不是不願意結婚生孩子,隻是沒遇到合適的,不想將就而已。
而且母親有糖尿病,情緒不能起伏太大,不能再受刺激了。
看到顧宜楠點頭,病房的親戚仿佛過年一樣喜慶。
紛紛誇著顧宜楠孝順,一個個都爭相把手上的“優質男”介紹給顧宜楠相親。
看到女兒答應去相親,李蘭心情一好,血糖也恢複了正常水平,當天就出院了。
李蘭出院的第二天,就張羅起了顧宜楠的相親。
時間、地點、相親對象、服裝搭配......
李蘭和一眾親戚,都在給顧宜楠張羅著。
恨不得今天相親,明天就把顧宜楠給嫁出去。
看著鏡子裏的自己,水潤的杏眼裏,怎麼藏都藏不住愁思。
還有眼角的那顆淚痣。
都透露著消沉的氣息。
明明才24歲,可這段時間過得卻比六七十歲的人還累。
顧宜楠覺得自己像缺水的魚,很窒息,很想逃。
可是看到自家媽媽那透著紅光的笑臉,顧宜楠就說不出任何反對和拒絕的話。
她才24歲,人生才剛開始。
她不想跟媽媽、大嫂、大姨一眾女性親戚一樣,一輩子困在一個小鎮裏。
特別是讀了大學後,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那麼精彩,那麼廣闊。
見識過高空的風箏,就有了想掙脫那條線的想法。
可現實讓她妥協了。
不出意外,她會聽從家裏人的安排,找個男人相親,平平淡淡地嫁了,然後結婚生孩子。
這種看得到頭的日子,不是她想要的。
可是每次一到嘴邊想要拒絕的話,在看到媽媽的笑臉,顧宜楠就什麼話都說不出口了。
隻能麻木地接受相親的安排,像趕集似的,相親完一個又一個。
眼看介紹了十多個,都沒看到顧宜楠點頭。
家裏的親戚都急了。
最後還是顧宜楠的大姨,打聽到鎮上有一個離異的40歲男人,想娶個老婆照顧10歲的女兒,開出的條件是彩禮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