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波折的政變(1 / 2)

魯登道夫,堪稱為德國軍神的一個人物。1908年任陸軍總參謀部處長,在總參謀長小毛奇領導下對修改施裏芬計劃曾起到重要作用。1914年8月末,德國東部作戰失利,東普魯士守將弗蘭西斯接連敗北,俄軍兵分兩路,進逼東普魯士。德國朝野震動,在這緊要關頭,魯登道夫臨危授命,被德皇任命為東普魯士第八軍參謀長,同新上任的司令興登堡一起抵禦俄軍。魯登道夫和興登堡聯手,不少人稱其為珠聯璧合。興登堡十分信任參謀長魯登道夫,說他要使“參謀長的聰明才智、幾乎超人的精力和從不懈怠的幹勁得到充分的發揮,必要時為他創造條件”。他們於8月23日上任,幾天內,魯登道夫調整了軍事部署,對俄軍采取各個擊破的軍事包圍戰略。為了誘敵深入,陷敵於絕境,他指揮德軍在弗蘭克諾詳敗而退,使俄軍中計。德軍調動部隊從兩翼合圍,從8月26-30日,經過5個晝夜的鏖戰,俄軍大敗,俄第二集團軍全軍覆沒,指揮官薩姆索諾夫在絕望中自殺。俄軍陣亡被俘者達12萬人之多。

等等之類的驚人成績都表現出魯登道夫有足夠的資格被稱做一戰中的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他的軍事才華是無須置疑的。

可就這樣的一個人物竟然也加入了此次政變?宴會上人人心中都驚疑不定。而巴伐利亞軍政三頭目卡爾、洛索夫、賽塞臉上陰晴不定。

希特勒看到現在的場麵更是開心不已,魯登道夫能和他政變?開玩笑。隻不過為了這次的行動,他隻好上演了一次欺騙行動,為的就是能促使巴伐利亞軍政三頭目能夠和自己站在一起,幫助自己成功的政變。老實說,他執意要效仿意大利獨裁者墨索裏尼一年前“向羅馬進軍”奪取政權的榜樣,著手策劃“向柏林進軍”,以建立由他個人施行獨裁的專製政權。

仿佛看到希望曙光的希特勒興奮的有點精神錯亂,他對著巴伐利亞軍政三頭目卡爾、洛索夫、賽塞叫喊說:“我的手槍裏有四顆子彈。如果你們不肯跟我合作,三顆留給你們,最後一顆就留給我自己。”他舉著手槍對準自己的腦袋嚷道:“如果到明天下午我還沒有成功,我就不要這條命了。”

時間在這一刻仿佛凍結了,就在希特勒興奮地喊完話後,巴伐利亞軍政三頭目卡爾、洛索夫、賽塞悄悄地聚在一起,洛索夫低聲地對卡爾和賽塞爾說:“這是欺騙,魯登道夫絕對不可能幹出這樣的事情,我們不要驚慌。”

卡爾對此很認同,但看著希特勒手中的槍,他還是有些懼怕,他在心裏又對此次事件左思右想後,料定了對方所能用的手段僅僅是恐嚇,於是他盡力裝出勇敢的樣子說:“你可以逮捕我或者把我槍斃。我死不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