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陷陣將漯河遇明主田元皓論世再為官(3 / 3)

田豐看到我興奮的樣子,亦知此人知自己,卻未想我如此興奮,看重於他,心裏頓對我好感大增。不過心裏還是未有效勞之心。

“正是腐儒,將軍為何如此在意一介腐儒?“

“非也,非也,田大人所言差矣,今天下大亂,生靈塗汰,民不聊生,生為漢朝子民理當救民於水火,扶人於危難,匡扶社稷,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田大人有管仲之才,乃我所求也”

田豐心裏想,此人也不過如此嗎?拯救天下百姓,匡扶社稷,東漢還能匡扶起來嗎?看來高估這個人了,知我想勸他加入我,心裏已經拒絕。

高順聞我言,卻是兩眼生輝,十分佩服,不免想加入我。

“將軍所言極是,無奈腐儒隻有一身臭書氣,對這亂世亦是無力,隻有苟且偷生,安穩度日。”

我知道他之意,心裏明白這個家夥為什麼不給我留餘地,無奈此處說話不便,隻有壓住內心真實的話,等到深夜再說。看到高順不知道是誰?就想問問。

“嗬嗬,那在下愚見了,大人見效了。不知大人身旁何人?”

“在下高順,對將軍大名聞名久已,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高順,媽呀,我的奶奶。就是那個陷陣營的高順,百勝將軍啊,可惜跟了呂布這個狂傲的家夥,不得善終,此人極為忠義,若為我用,恐怕致死追隨啊。

“原來是高大哥,大哥之名我亦慕名久已,今日有幸相見,此乃伯虎之榮幸啊,不知大哥可否與我一道平賊掃寇,保國安民啊?”

高順不知道為何我聽到他的名字也那麼高興,對我這麼看重他很是感激,心裏本來就想投效我,見我這麼真誠的邀請他深為感動,拜倒在地

“高順願效犬馬之勞,願憑差遣。“

“好,真是太好了,今日見得元皓,高順,乃一大喜事,就地安營紮寨,宴請諸位。“

“伯虎稍等,此處不遠,河對麵有一漯河鎮,為何不去鎮上歇息,軍隊亦可在鎮外安寨,況此處有河流阻擋,賊兵在北麵高山,亦要渡河才能攻進我鎮裏,河上尚有一橋,可派兵把守,亦可無憂。“高順道

果然是良將,其他人開始還不明白我為何如此看得起這兩人,聞高順言,方覺其之能,也深歎我這個主公慧眼識人材。

“好,全軍啟程,跟隨高大哥前往漯河鎮。還勞煩高大哥帶路。“

高順對我對他的態度十分的感動,心裏也認可了我這個兄弟。

田豐卻再也沒有說話,我知道他是有些失望。

大軍在鎮外安營紮寨,我派張奇率本部人馬守住橋梁,另沿河設置暗哨,以防敵人偷渡。高順帶我進入一個屋子,就隨後安排自己的事情去了,我知他還有那麼多弟兄,他要去溝通和安排。田豐卻未露麵,我知其失望恐怕其離去。轉身出門,一個人尋過去。

“請問田豐大人在何處?“我見高順的幾個兄弟在屋外,就走上去問道

他們見了我,很是恭敬,想必高順有所交代。

“我領你去吧,我知道”一個精壯的小夥子說道

然後就領著我自己走在前麵,不敢看我,很是拘束。

“小兄弟,你們是如何跟高大哥在一起的啊?”我見他拘束,就想談話來緩解

他見我問他話,還是關於他們尊敬的大哥頓時和我距離拉近了很多,就說起高順怎麼率領大家抗擊賊寇,怎麼來到他們村子,怎麼幫助他們保護村裏的人都告訴我了,然後由於寡不敵眾,才逃到這裏,說話的聲音有些感傷,看來那個村子的村民定是遭了毒手或者死去很多弟兄吧。

“小兄弟,不要悲傷啊,苦難會過去的,要相信自己,相信你們的大哥。“我鼓勵的說道

他聞言重重的點了一下頭,眼裏閃過一絲讓人無法察覺的感動。

“到了,就是這裏“他指著一處茅屋

“好的,謝謝你了,你回去轉告高大哥,說我在田大人家,不必擔心,讓其通知我的屬下。“

“好的,將軍。我走了“

飛一樣的就跑了,看著他的背影,我心裏無限感慨,還有多少如此的少年啊。

門開了,想來我們的聲音讓裏麵的人發現了。其實田豐很是不甘,本已為遇到一個知心的人,卻未想也是鼠目寸光之人,不能成就大業,拯救天下百姓。所以在那裏獨自傷感,卻聽得門外有聲,出來查看。見是我十分的震驚。

“不知將軍到此為何啊?“

我看到是田豐十分的高興,這個家夥還在,如果氣急走了,我就失去一臂膀也。

“田大人可否讓在下屋裏一坐“我說道

田豐見我說話神神秘秘的,和原來大不一樣,心裏不免又升起一絲希望,把我讓進屋裏。

“舍下簡陋,請多見諒。”

我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故說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元皓,真是會享受啊。”

田豐聞我言,一驚此人居然如此了得,自己無奈避亂於此,居然被妙句說成了享受,心裏不免又多了一絲好感。

“將軍見笑了,不知將軍此來有何指教啊?“

直奔主題,奶奶的,我就不信搞不定你

“是為天下百姓而來,亦是為自己而來。“

田豐聞言,眼睛一亮

“可否細細說來?“

我看著他故意扯開話題,反問道:“元皓,對天下大勢有何見解?“

他溫言心裏想,還想套我的話,小子你還嫩了點

“腐儒之見,不足道也,將軍有何高見啊?“

居然把球又給我踢了回來,我心想為了快點將這個難得的忠心的人才搞到手,不必再賣關子了。

直接說道“元皓可知黃巾之亂隻是開始,天下不久將更亂。”

田豐聞言,一驚,暗暗高興,倒是聲色不露,不過心裏和我的距離卻近了許多

“將軍,何以認為如此?”

我盯著他,繼續

“縱觀當今朝廷,皇崗不正,靈帝昏庸,重宦臣,輕賢臣,外戚當權,宦官當政,朝綱敗壞,疏遠賢良。更甚者西園賣官,宮廷結市,天子亦如此。其官亦腐敗無能,恃強淩弱,豪強趁機大肆欺壓百姓,賦稅徭役如山,加上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天下民不聊生,才有此黃巾之亂。”

田豐聞言大喜,此人居然對天下形勢把握如此準確,再一次燃起了他心中的那團火,眼睛大放異彩,臉色亦是紅潤至極,猶如回光返照。

“伯虎之言甚是,可否繼續道來”樣子看來已經等待不急”

聞言,看著田豐的樣子,我知道此人已被深深吸引

“黃巾雖勢大,占據天時、人和,無奈分兵作戰,政令不一,更各懷鬼胎,又公開打壓大族,激起大族紛紛起兵反抗,加上其多數為山野百姓,缺乏軍事訓練,亦無作戰經驗,其必定未成氣候,就被分開包圍,各個擊破。不久張角必亡。”

田豐翹首以待,十分震驚的看著我,這些他也想到了。

我頓了頓,繼續道:“黃巾雖平,天下亦不平。靈帝為平定叛亂,下放大權,更允許大族豪強組織義軍,天下豪強各有異心,郡守、州牧各懷鬼胎,必趁機發展勢力,擴充軍備。且張角雖死,其餘眾善存,必嘯聚山林為禍一方。而大族、豪強必以黃巾餘孽善存,為自保而保留武裝。天下恐怕不在是劉氏的天下,假若有可趁之際,天下必再次大亂,其他豪強亦會見機行事,東漢可謂危機重重,天下百姓亦會遭殃啊。“

田豐震驚了,他也是這麼覺得的,這就是明主啊,這麼遠見卓識的人,自己還未見到過。

按壓住自己內心的喜悅,說道“伯虎之言甚是,不知伯虎有何為?“

我大義凜然的說道:“救民於水火,扶人於危難,建立一個太平盛世。“

“好,好,不知伯虎心裏何為太平盛世?”

“‘民安樂,政無傾,法無私’,君主對內仁政愛民、治國安邦,對外擊強扶弱、互為牽製。軍不累民,民善待軍。百姓夜不閉戶,出行有車馬,往來無白丁。人可以為商、可以為工,天下萬民皆平等。另輕用兵,重民情,不做‘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之事,乃為太平盛世”

田豐歎服:“不知何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皓有所不知,一國興盛乃不能以軍隊強大而論,東漢初建,武帝時,我朝屢次大破匈奴,四周諸國威服,紛紛來朝,以示盡忠。奈何多年用兵,青壯多客死他鄉,勞力缺乏,農業廢弛,百姓疾苦,雖勝不榮。武帝有所察覺,故允諾匈奴歸順,內遷我朝,加以管製,而不是盡滅。而後文帝效其法,我漢世才恢複元氣。此乃興,百姓苦。而今天下大亂,漢室氣數已盡,百姓亦苦。亡,百姓苦也”

“伯虎之言令老夫茅舍頓開,受益非淺,不知伯虎有何打算?”田豐看著我,眼裏大放異彩

這裏人才就是有點孤傲,要你請他才出來,文臣武將都是,這個時代好像很流行這個,諸葛亮都要劉備三顧茅廬,這個田豐當然也要留點架子了。

“廣納賢才,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展翅高飛。故今日來此,亦是請元皓助我一臂之力,救民於水火,共創偉業也。不知元皓可願助我?”我迫切的說道

“主公,元皓願效犬馬之勞,此生聽主公調遣。”

“好,太好了,得元皓,吾如魚得水,哈哈“

兩人哈哈大笑,盡興至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