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真是的,老騙我老張,那天我也騙你們,哼”
“哈哈,我倒要見識下”
“玄德公,你說我東漢會滅亡嗎?”趙雲擔憂的問
“子龍何出此言,吾漢室自高祖以來已經幾百年,基業深重,更有千萬子民,如何能滅,勿要信那矛山道士之言。”
“我亦覺得如此,無奈受謠言迷惑,幸遇得玄德公,令在下茅舍頓開,恍然大悟啊。”
“好一個恍然大悟啊,子龍,何處來此妙詞?”
“乃在下義弟伯虎所言,覺得入耳,便牢記下來了”
“原來伯虎所創啊,伯虎乃當世英才啊,如漢室得此人才可為大幸也。”
“玄德公誇獎了,伯虎之才雖大,亦受謠言蠱惑,在下擔憂多時?”
“哦,可否細細說來?”
於是趙雲把我跟他說得天下如何大亂,漢室氣數已盡的,各地諸侯將會崛起的理論跟這個皇室宗親都說了。驚得劉備一身冷汗,劉備雖有大誌,亦知漢室衰退,國力衰弱,並未料到東漢會滅亡,隻是見動亂,想借此機會建功立業罷了。更未料到我在黃巾之亂前就料到天下會亂,心裏十分的震驚,對我的看法又改變了很多,覺得此人無法讓人看透。如果照趙雲那樣說的,仔細一分析,還真有可能繼續亂下去,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會甘於現狀嗎?肯定不會,比趙雲看問題又進了一步。心裏也有了進一步的打算,卻聲色不露,假裝生氣
“伯虎居然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吾令其年幼,今又屢破黃巾,就不追究,他日若再犯,我定要奏明朝廷,追求其罪。”
趙雲心裏一急道:“玄德公息怒,伯虎隻是聽信了謠言,我已多次要求其改正,其已改變很多,更募集了義兵前來進剿黃巾,可見其心?還望玄德公明鑒啊。”
劉備心裏想,這個趙雲對漢室忠心耿耿,自己又是漢室的宗親的後代,其必願為我效力,那唐寅是重情義之人,高覽亦是,其兄若投靠了我,此二人不久必會投效於我,唐寅之才能為我所用,我就如魚得水,天下之大,任我遨遊了。
“子龍勿要驚惶,吾聽到有辱我漢室之言,故如此,我亦知伯虎乃忠義之士,仰慕其和子龍之才,不知子龍有何打算?今日一戰士卒多有傷亡,不如隨我投為師,為師現於廣宗與張角戰,憑子龍、伯虎之才定能建功立業,為師如代為上表,封官拜爵亦為可能。如何?”
“子龍與三弟皆是山野草民,如何能與玄德公爭,隻求能隨玄德公為漢室出力亦可?”
“哈哈,子龍果然忠義之士,我玄德定不負子龍厚望。”
“玄德公那裏話了,子龍在此代兄弟謝過玄德公的收留了”
異日大帳,全部將領集合,商議軍事。我想了一夜還是準備先回山寨養精蓄銳一段時間,而且這些黑山軍(戰後才知道的,是丈八告訴我的)怎麼處理很重要,想來張燕後期能夠控製一百萬的黃巾餘孽,定是靠了這初期的黑山軍,想必這就是後來百萬黑山軍的精銳,好比青州兵,我決定好好利用這一萬多人。另外山寨的那些家屬也要我去交代,隻有這樣,我才能真正得到這支軍隊。其實我一直未意識到,到底誰是趙雲,我很多時候都在充當趙雲的角色,所以這支軍隊姓唐,而不是姓趙,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我的心裏一直認為我招的人培養的人都是為趙雲將來做打算用的如同國防部的那些基因特工一樣,並不是屬於特工組和國防部任何一個人的,他們屬於國家,屬於人民。可是這個時代不一樣,這些人的思維隻認可他們心中的人,那就是我,他們隻服從我,而不是國防部,國家或者是人民。這注定了即將到來的分離。
“召集各位來,第一是讓大家認識我們的恩人,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劉備,劉玄德大人。第二是宣布一個決定,那就是我們今後要與玄德公一起投盧植大人去,不過今後將聽玄德公的指揮?諸位以為何啊?”趙雲很興奮的說道
聞言眾將的臉色都變了,特別是那些從山寨裏麵出來的人,還有我,這不是投靠劉備嗎,趙雲啊趙雲,你怎麼回事啊?劉備就是你祖宗了,這麼想投靠他,宗親了不起嗎?就是你們這些出身低微的寒門弟子對那些世家和皇親的尊崇,才有門第之間,愚昧啊。我不免有些失望,一句話也不說的站在那裏?大家見我沒有說話,亦是安靜的站著。這讓代替了我的位置站在趙雲身邊的劉備覺得很尷尬,關羽、張飛也不爽起來,投靠我大哥你們都不願意,奶奶的。
趙雲見如此,心裏也很不高興,劉備寬宏大量,不追究我的罪過,更救我等於危難,我們怎麼好像一點也不感激人家,趙雲對我也有些生氣了,望向高覽,高覽心裏很矛盾,一時間無法抉擇,眾將卻個個態度堅決,一看就知道不答應。趙雲隻好把目光投向我,我無法接受此舉,這不意味著被劉備吞並嗎?以後有了臣主之名,我們更本找不到理由來反劉備,這不是斷了自己的路嗎?劉備你真毒啊,我心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