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1 / 3)

望著眼前嚇得渾身發抖的郿縣長,糜暘用手中的長劍挑起郿縣長手中木盤上的璽綬。

在打量著璽綬的同時,糜暘的餘光掃向眼前這座並不算高大的郿縣城,他的眼中中充滿著玩味。

眼前的郿縣城內外,早已經不能見到哪怕是一名魏軍,當下留在郿縣城內的,隻有一些老弱的縣兵。

再加上他率軍一到達郿縣後,郿縣長就開城投降的行為,充分證明了一個事實——曹真棄城而逃了。

說實話,對於這一件事是糜暘事先沒有預料到的。

原本糜暘還以為,當他到達郿縣後,迎來的會是一場艱苦的攻堅戰。

可沒想到,他拿下郿縣會是一件如此輕鬆的事。

方才率軍前去城內先一步探查的薑維,不久後就回到了糜暘的身邊。

在薑維的稟報下,糜暘得知了郿縣內並無伏兵。

得知這件事後,糜暘放下了心中的最後一絲戒心。

看著薑維對自己搖頭,糜暘倒也沒太過失望。

曹真舍棄郿縣後,糜暘肯定是要進一步率軍追擊的,這種情況下,郿縣的安穩就很重要了。

按照這層關係的話,糜暘與法真之間也有著不淺的淵源。

這個好處便是,漢軍的軍糧運輸線會大大縮短。

當世經濟發達的縣城,大多依河流而建立,這可以讓縣城的農業有著良好的客觀發展條件。

他便是桓靈時期,在郿縣一帶鼎鼎有名的儒學大家法真。

在糜暘的詢問之下,薑維想起方才的場景答道:

覺得魏延的話有道理的糜暘,取出一道令旗交到魏延的手中。

在當世入室弟子,有時候與兒子也無多大區別。

伯約可記得依方才郿縣長所言,那些世家現在在何處呢?

伯約再猜猜看,孟達現在又在何處呢?”

在糜暘的恩典之下,郿縣長不斷地表著忠心。

看來人有時候就是不能太低調呀!

“大將軍剛得郿縣,於郿縣長奉上璽綬之時,一先不問田畝,二不先問人口,卻率先關注先人之事,這讓維心中疑惑。

他實在沒想到,他還能繼續執掌著郿縣。

當然糜暘也看出來了,眼前的郿縣長有著大多數世家豪族子弟的特性——牆頭草,兩邊倒。

隻是薑維被糜暘單單留了下來。

待魏延離開之後,糜暘也搖手驅散了其他諸將。

思考過後,糜暘一方麵讓郿縣長退下,一方麵下令全軍原地休整。

“卿幼麟之名,果真不虛也。”

甚至曹真不需要守住五丈原太久,隻要撐到冬季來臨,那麼許多擔憂的事,在天時的影響下都會成真。

在猜出糜暘的用意後,郿縣長斟酌著用詞答道:

糜暘的語氣中有著期待。

“維以為曹真會果斷放棄郿縣,有可能是想故意誘引我軍主力繼續深入。”

初聞此言,薑維驚醒。

等到大帳內無其他人後,糜暘對著薑維問道:

因為若是五丈原被漢軍占據了,那麼漢軍的糧道就會變成,從益州到南鄭,再從南鄭直接經由褒斜道轉運至糜暘軍中。

回答完後,郿縣長不等糜暘再度發出疑問,便又緊接著解釋道:

“前年雨季多雨,渭水水量暴漲,毀壞了原來郿縣的城牆。

五丈原位於渭水以南,武功水以西,原上地勢平坦,方圓數裏,十分適合大軍屯駐。

魏延興衝衝地上前接過糜暘手中的令旗,並對著糜暘言道:“大將軍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

便是當下大將軍眼中看到的這座。

糜暘若貿然更換郿縣長,加上他帳下沒有合適的替代人選,那麼這個舉動肯定會引起郿縣當地的局勢不穩,這不符合漢軍接下來的利益。

這一點糜暘及諸位漢將知道,曹真及諸位魏將自然也知道,對於異族的那副德性,當世人沒有不了解的。

北伐至今,已經有半年有餘的時間。

五丈原是否難奪,何不等到我軍到達五丈原下再行憂慮呢?”

等冬季到來後,許多異族都會麵臨缺糧的境地。

異族現在不敢攻擊漢軍的糧道是因為他們怕死,可要是在他們快餓死的情況下呢?

人一旦餓瘋了,那是什麼事都幹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