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微微愣了一下,腦子裏瞬間聯想到之前在老家那一次談話。
當時他是有意向和學校談一談辦分校的事情,但是按照田克林剛才的說法,學院已經在籌建新校區.這算是委婉在在拒絕和自己合作辦分校的事情?
想到這裏,王宇笑了笑沒有接話。
本來上次他和衛雨桐粗淺的聊起過這件事,衛雨桐對此嗤之以鼻。
當時她就說王宇眼界窄了,放著金陵和魔都這麼多優質的資源不去用,反而想要聯絡蘇省北邊的一所三本院校來聯合辦學,這種做法就有點舍本逐末的意思了。
按著衛雨桐的想法,無論是南大還是東大,又或者複旦、交大等知名學校,以王宇現在的財富和影響力,都可以去嚐試聯絡一下。
所以王宇這次過來本就已經熄了聯合辦學的心思,正好田克林隱晦的提起學院這邊也沒有這個意思,正好也避免了雙方之間的尷尬。
從校門口到教學樓,其實也就四五分鍾路程,果然像田克林所說,底樓門口已經站著一波人了,昨晚一起吃晚飯的楊鬆偉都沒有占據C位,看樣子他身邊的就應該是一把手梁正彬院長了。
一番熱情的招呼和介紹之後,眾人逛了逛教學樓,這會兒正處於上課期間,大家也隻是在走廊外一晃而過。
東校區沒有辦公大樓,所有上課的老師基本都是從老校區每天坐學校的大巴車過來的,所以參觀完教學樓之後,一行人前往學校的東南角。
那邊原來是一片平房,是東校區輔導員及管理人員的住宿和臨時辦公區域,現在已經改造過,算是有了一個可以招待人的場所。
大家對王宇的舊事基本不提,反而是梁正斌和王宇聊起了一些前沿專業上的事情。
“現如今大學生就業指標開始納入學院的考核指數,工學院原先是基於矽酸鹽材料學的專科院校,很多專業都是新增設,在摸索中辦學,而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梁正斌坐在會客室的沙發上,對著坐在他左側的王宇道:“王總是搏殺在一線的優秀企業家,對於市場敏感度肯定遠超我們這些居於二線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想請教一下關於未來專業設置方向上的一些建議。”
這個問題還真比較務實,因為重生的王宇知道,未來的社會有多卷,畢業即失業的說法不是開玩笑。
正如梁正斌所說,大學教育實際上是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的,很多專業的設置甚至已經快要被淘汰,很多學生學了這個專業,一踏入社會後才發現,這個專業想找工作.太難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工商管理專業。
哪一家企業會讓一個剛畢業的普通二本、三本大學生來做企業管理?
再看看這個專業的課程設置,簡直就是萬金油模式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最好的去向就是去做銷售行業。
話說回來,既然是去做銷售行業,絕大部分讀個中專就夠了,何必還要去讀四年本科?
王宇情商可沒這麼低,他不會去指責現狀,而是說起了未來。
“以我對當下社會發展趨勢的看法,未來有幾個專業前景還是比較吃香的。”
他笑著對梁正斌道:“基於互聯網大行業的各類軟件開發工程師、研究大數據的專業人員、基於互聯網的物流專業、生物科技、基於半導體行業研發的電子科技類專業、基於新能源行業基礎材料研究的專業,當然,未來在基因工程等方麵也是大前景之一”
“王總剛才的話記下來了嗎?”
梁正斌扭頭對身後的秘書交代了一句:“很有實用性的專業論述,記下來,回頭要做進一步的研討。”
說完之後,他再次轉向王宇苦笑道:“王總對於社會發展前景的認知相當有見解,但是說句實在話,剛才你說的很多專業我們看著眼饞,可是搞不起來啊”
王宇腦子裏轉了一圈,隨後笑道:“我倒是有個建議,可能比較貼合實際,也方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