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這一定是公孫瓚的謀劃,我和他拚了(1 / 3)

第310章 這一定是公孫瓚的謀劃,我和他拚了!【6k字求訂閱求月票】

這名士兵顯然也是登過城頭的。

因此袁紹一問。

他便已仔仔細細的回憶了起來。

“回稟府君,這自稱為劉玄德之人,雙臂似乎有些異於常人,坐在馬背上能夠到馬腹,而且耳朵也有些大,模樣倒也周正,使兩柄長劍做兵器。”

“除了他之外,其左右還跟著兩名壯漢,一人豹頭環眼,麵目凶惡,且看起來略帶幾分黝黑。”

“另一人麵若紅棗,身形高大,最顯目的是養著一叢直到胸腹位置的長須,凡所見者,必難以忘懷。”

聽到這裏時。

袁紹已經徹底確定了一點。

那就是前來攻打他名下縣城的三人,正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

正如士兵所說的一般。

這三個人都很有特點,但凡見過他們,且有過一定印象的,都很難把他們的模樣和特征給忘掉。

當初在滎陽縣諸侯會盟時。

經由曹昂的介紹,袁紹認識過這三兄弟,然後在南宮縣會談時,又曾經與他們有過一麵之緣。

因此倒也記得清楚明白。

劉備大耳及肩,關羽長須至腹,張飛則膚黑粗獷,麵容凶惡。

任何人想要冒充這三兄弟當中的任意一位,恐怕都有些難度,更別說組團冒充了,因此假借名號之事可以排除。

也就是說。

率兵前來攻打自己麾下城池的,還真就是劉關張三人!

……

思及此處。

袁紹頓時怒火中燒。

“啊!!!”

“啪!”

重重的一記脆響。

袁紹左手一直端著的飯碗,被他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硬木質的漆器,與桌案碰撞所發出的聲音。

頓時嚇了眾人一跳。

“劉備一介匹夫,他哪裏來的膽識,竟敢偷襲我治下的城池。”

袁紹的憤怒,並不是來自於自己所統轄的城池被偷襲。

追根究底,問題出就出在,偷襲城池的人是劉備劉玄德。

劉備的身份不高,目前隻是一座縣城的縣令,盡管這個縣是平原郡的郡治,但和他袁紹相比也就那樣了。

不論是官職,出身,又或者是眼下所掌握的實力,都與四世三公,麾下文臣武將不計其數,實力強大無比的袁紹,有著如同天淵一般的差距。

這樣的人跳出來挑釁自己。

在袁紹看來是不能容忍的。

而更為重要的一點。

是劉備除了以上身份之外,隻不過就是公孫瓚手底下的一個小跟班,甚至都沒能夠混進公孫勢力的權力中心。

一直就隻是在中底層邊緣廝混而已,這樣的人都敢膽大妄為,帶著兵馬來偷襲自己,那不是反了天嗎?

自己的對手是公孫瓚。

倘若公孫瓚舉起大旗,說是要討伐他,那袁紹隻會打起十二分精神,認認真真的嚴陣以待。

但公孫瓚手底下一個小角色,都敢亮起這樣的旗號了,這不是在打他的臉嗎,這不是在狠狠的踐踏他的顏麵嗎?

所以袁紹不能忍!

……

“好一個劉備劉玄德,仗著自己手底下有個幾千號人,就敢肆意妄為,不將我放在眼裏,他已有尋死之道!”

“馬上吩咐下去,調集大軍,準備南下修縣,劉玄德敢以兩千人,打我二百人鎮守的城池,那我就用兩萬人,試一試他兩千人的成色!”

“待我麾下大軍趕到修縣時,他若就在近處,那是最好不過,若是退回了平原縣,那我就一路打到平原去,不將他攻伐潰敗,豈能消我心頭之恨?!”

袁紹準備和劉備幹到底。

非得把這哥仨給打殘不可。

隻是他命令才剛下。

一旁的荀諶便已站了出來,麵上看起來滿是思索之色,似乎是想到了什麼,而後對袁紹微微躬身,勸阻道。

“府君,屬下有一個想法,這劉備被任命為平原縣令,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他若是有挑釁我們的心思,那斷然不至於影忍到現在。”

“況且區區一座修縣,本就地處偏遠,且人口在渤海郡諸縣中位居墊底,即便被他們攻了下來,於我軍而言也不算太大的損失。”

“費盡辛苦,隻為了讓咱們丟個麵子,與本質上沒什麼影響,反倒可能招致我軍覆頂的打擊,這是何苦呢?”

說到這裏,荀諶稍微頓了頓。

接著意味深長的說道。

“所以屬下懷疑,劉玄德此舉,乃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他。”

……

袁紹可是個聰明人。

此刻邊上隻有荀諶一位幕僚。

他的決斷和判斷能力,都處在最高水準上,因此一點就通。

瞬間便反應了過來。

當即瞪大了眼睛,有些驚詫的問道:“這劉備乃是公孫瓚的人,要有人能夠指使他的話,那怎麼想都隻會是公孫瓚,所以是那蠻子在使計?”

荀諶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接著便將自己的分析娓娓道來。

“南宮縣和談之後,公孫瓚撤回北邊,他手底下的人自然也就失了蹤跡,再得到消息時,這劉備劉玄德,已經成了平原縣縣令。”

“考慮到公孫瓚曾經任命他手底下的大將田楷為青州刺史,這就說明他對青州是有圖謀之心的,那麼把劉備提前塞到平原郡去,充作先鋒哨塔,自然也就成了一招有用之棋。”

“劉備從來沒和公孫瓚斷過聯係,很大可能一直在暗中接收來自北邊的命令,所以此次突兀率兵攻打修縣縣城,多半就是有公孫瓚在背後授意!”

荀諶如此一番分析。

令袁紹可謂是醍醐灌頂。

思緒瞬間就變得明朗清晰了起來。

“友若之言,甚是有理,這樣就說得通了,一切就都不奇怪了!”

“劉備一介匹夫,有如此妄為之膽量,全都因為公孫瓚在背後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