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紀當即拱手抱拳,點頭應命。
勢力之間的爭鬥,互相往對方的地盤上安插間諜,這本就是常有之事。
隻不過之前袁紹一直沒想過,把手伸到袁術那邊去,因此在動作上也就稍慢了半分。
而在此言過後。
袁紹又轉頭對許攸說道:“子遠,另一件事由你來負責,以南皮縣為中心,將周邊數縣的情況都盤查一番。”
“把所有有可能是袁公路安插進來的眼線,無論是有確鑿證據,又或者僅僅隻是懷疑,一律清除到底!”
說到這裏。
袁紹稍微頓了頓。
隨即不由得冷笑一聲。
“此番雖然被其洞悉了我們的計劃,但也不是全無好處,最起碼我們也察覺了他的狼子野心,提前警覺並鏟除了,他安插在我們身邊的內線。”
“以有心算無心,且看他如何!”
若是袁術有所感知的話。
此時此刻遠在南陽郡的他,理應在一個勁地打噴嚏才是。
畢竟他是真的冤枉。
除了寄來這麼一封信之外。
其他什麼事情也沒做。
即便他在南皮縣的確安插了眼線,可另立新君這種秘密大事,他的眼線級別還不夠。
其所得到的消息,完全是曹昂這邊故意泄露過去的。
間諜根本就沒發揮作用。
結果就要被鏟除掉了。
豈能不冤?
……
在安排好了這兩件事情之後。
袁紹心中的怒氣已經撒的差不多了,麵色沉靜的坐回到位子上。
再度把袁術所寫的帛書,拿過來反複翻看了一遍。
爾後靜靜沉思了一陣。
如此足有許久。
袁紹方才長歎一聲,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麵上多有苦澀之色的說道。
“袁公路此人,我雖對其不齒,但有一點必須要承認的是,眼下其實實力龐大,兵糧足備,聲勢不弱於我等。”
“倘若他一心要反對此事,那我們的大計恐怕要無疾而終了。”
“元圖,子遠,依你二人之間,我等眼下該何去何從?”
逢紀和許攸二人麵色皆有些凝重。
聞言不由的思索了起來。
他們所籌備的計劃,本來就是在暗戳戳的進行著,想著隻要爭取到了北方諸多勢力的支持,彼時共同推舉劉虞為新一任的大漢天子。
到時候即便袁術等人想要表示反對,恐怕也無能為力了。
隻可惜現在計劃半道夭折。
還未開始便已宣告結束。
……
靜靜思考了片刻功夫。
逢紀心中暗歎一聲,主動把話向袁紹挑了個清楚明白。
“府君,如今我軍本就麵臨和公孫瓚之間的爭端,值此緊要關頭,萬不可再樹立強敵。”
“一旦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那咱們即便有兗州曹家的相助,恐怕最後也要落得大敗而歸。”
“以在下之見,不如放棄!”
倘若隻有逢紀一個人這麼說,那袁紹說不定還要猶豫一陣子。
可眼下許攸也持相同的態度。
“府君,前不久咱們派去幽州的人回來了,是被劉州牧趕出來的。”
“這已經是劉伯安第三次拒絕咱們的提議了,可見其反對之意堅決,除非我們能強行將其綁來,扶上天子之位,否則一切皆是空談。”
“眼下首尾兩端,皆是困難重重,不如依元圖所言,趁早放棄,我們還可以抽出力氣,去做一些別的事情。”
袁紹作為高貴的名門。
自帶一個非常奇特的屬性。
一場事件中攜帶的謀士越多,那就會導致他的行動效率和輸出功率越低。
這是因為謀士越多,你一言我一語的,袁紹聽誰的都覺得有道理,反倒效果還不如不聽。
而眼下在場的僅有兩位謀士。
且兩位謀士的意見罕見達成一致。
袁紹自然也就相應的,能夠迅速作出決定,而不會左右搖擺了。
……
“便依你二人之言,放棄另立天子的大計,放棄和劉伯安那邊的接觸。”
袁紹大手一揮。
當即便做出了決定。
並且在此番言語過後。
袁紹又“唰”的一聲,豁然起身,快步走到懸掛至一旁的地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