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沒有什麼比找太後,更算是一件正事(3 / 3)

那就算是足夠了。

……

兄弟二人在靜室之中坐了一陣後。

曹昂給曹鑠留了兩道手令。

分別是撥給他一支人馬,以及調動棗祇為屯田官。

隻等棗祇卸任定陶令,以及自己從金鄉縣帶來的部隊抵達之後,曹鑠便可憑借這兩張手令,去完成上麵的布置。

如此之後。

曹昂正打算離開之際。

曹鑠突然想起一事。

趕忙叫住了欲要跨出房門的曹昂。

“兄長,有一件事兒小弟險些忘了,您跟隨父親一道去前線征戰的時候,有咱們曹家宗族的子弟前來投奔,眼下就居住在城中。”

“我本想讓他趕到昌邑縣去,又不敢擅自做主張,因此隻好讓他暫且在城中等候,等父親或者您回來之後再做決定。”

一言既出。

曹昂頓時來了些興趣。

“哦?”

“你知道他叫什麼嗎?”

當初關東一帶大亂,曹氏宗族有不少子弟,流散於天下各方。

此刻曹操立起了大旗。

有人接連趕來投奔,這也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

對於曹昂而言,如果這位曹氏宗族子弟,是個籍籍無名的人,那就無需他親自麵見,為此而費心了。

隨便找個人給他安排一下,或者塞到父親那邊去,如此足矣。

而若是自己知名知信的人,那說不定還要出麵見一見。

……

曹鑠在聽到曹昂的詢問後。

並未遲疑幾息的功夫。

便已幹脆利落的答道:“他說他名休,表字文烈,是子廉叔父的親侄兒,論關係應該是父親的從子,也是兄長您的從弟。”

原來是曹休啊!

曹昂頓時挑了挑眉頭。

對此已是心中有數。

當初父親在定陶縣舉起討伐董卓的大旗時,那些流散於各地的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紛紛趕來投奔。

彼時曹昂在見到夏侯淵、曹純等人之後,就曾想過還少了兩個。

一個就是曹休曹文烈,另一個則是曹仁曹子孝。

隻是這二人所在之地天高路遠。

一來消息收到的晚,二來即便得了信,一路上也要耗費大把時間。

因此時間一長。

曹昂都快把這二位給忘了。

如今曹休意外出現在定陶縣中,這倒算是給他帶來了一份不小的驚喜。

畢竟眼下曹家也確實缺人。

雖然老爹在擔任兗州牧之後,也有不少人才投奔過來,但依舊是缺。

而曹休眼下雖然年輕。

但也不是平庸之輩。

終究是能派上不少用場的。

思及此處。

曹昂當即對曹鑠叮囑道:“今日我還有事,你且安排他明日在府衙中等我,我到時候去見見他。”

曹鑠連忙點頭,表示明白。

…………

其實曹昂也沒什麼事兒。

他在辭別了弟弟曹鑠之後。

徑直便回了府邸。

隻是在往西院跑了一趟,看望了一下董白,確認了一下她的狀態,比昨天還要更好之後。

就悄無聲息的溜到了後院。

隨後通過那扇緊閉的小門,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了隔壁的別院。

闊別多日。

踏上這條熟悉的林蔭道。

曹昂隻覺得感慨萬分。

雖然道路兩旁堆滿了落葉,但供人行走的石子路上,看起來還是頗為整潔清爽的。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時常來打掃。

或許是太後的吩咐?

曹昂不知。

隻是刻意放輕了自己的腳步,不緊不慢的前進著,他的目的地十分明確,正是已許久不見的,太後寶寶的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