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僅不惱,反倒眼中亮起希冀的光芒,臉上充盈著期盼的神色,希望荀攸能幫他解決眼前的困境。
荀公達的水平他是知道的。
在出謀劃策上很有一手。
既然現在發聲了,那不說替他拿出什麼奇謀詭策,隻要能幫自己下定決心,一切便都足矣。
而荀攸也並未辜負曹操的期待。
微微躬身之後。
便笑眯眯地對曹操說道:“文遠將軍所言,其實大有可為,但公台穩妥之策,亦是為帥者上上之選。”
荀攸先是左右各給了一個甜棗,雙方都安撫了一下之後。
接著才繼續說道。
“其實隻需要確保敵軍大部隊會陷入混亂之中,讓軍心潰散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那就不僅可以實行文遠的作戰計劃,同時也能兼顧穩妥。”
“在下現有兩計,一曰離心之計,二曰離軍之計,兩計並行,必可使敵軍陷入紛亂之中!”
荀攸說的神乎其神。
偏偏曹操等人就吃這一套。
越玄乎,就越覺得有威力。
曹操當即繞過桌案,快步來到荀攸跟前,接著一手抓住荀攸的臂膀。
臉上帶著焦急的神情,語速頗有些急促的追問道:“何謂離心,何謂離軍,還請公達教我!”
……
荀攸依舊是那副淡然微笑的表情。
隨手從桌案上拿起一份書簡。
接著用手作勢在上麵寫寫畫畫。
“離心之計,就是府君修書一封,差人送到敵軍大營中,以信上的內容離間敵軍的兩名渠帥!”
“根據我等探查的情報得知,此次前來攻打金鄉縣城的黃金軍主力部隊,共有徐和、司馬俱兩名渠帥,雖然合兵一處,但各自領一山頭。”
“府君隻需要以您兗州牧的身份,對他們予以承諾,言明以最好的條件,招納他們其中一人。”
“則不論我軍是否踐行承諾,也不管彼二人是否會相信,總之他們一定會互生嫌隙,對彼此產生猜疑。”
言及此處。
荀攸將書簡丟回桌案上。
信手指著北城的方向。
信心十足的說道:“如此一來,敵軍主將不合,足可確保我軍率兵出城反擊時,他們根本就無法迅速救援。”
“麵臨敗兵衝擊時,也根本不足以通力合作,作出有效應對!”
荀攸話音落下。
曹操頓時撫掌大笑。
周遭也不由的響起了一陣吸氣聲。
眾人皆麵露驚駭之色,眼中滿是歎然的看著荀攸,多有讚賞之意。
離間計,古已有之。
但什麼時候用,對誰用,如何操作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這些都是講究。
一旦操作不當。
白費功夫還是事小,甚至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激起敵人同仇敵愾之心。
而這些。
就通通都需要提出計劃的人,來做出最準確的判斷了。
眼下荀攸這離心之計,選取的時機就非常合適,正好卡在這個點上。
敵軍出現了大量傷亡。
而且有軍心潰散的苗頭。
這個時候使出離間計,效果基本上就等同於陽謀了,不上鉤都不行。
……
“公達所言,果為良策!”
“待會兒議事結束之後,我便立即親手修書一封,差人火速送往敵營!”
果斷接受了這個計策後。
曹操又頗感興趣的問道:“先前公達所言有兩策,如今離心我已知之,敢問離軍之計又該如何實行?”
荀攸並不賣關子。
稍稍環視了一圈,見眾人都聚精會神的,在聆聽著自己言語後。
當即將計劃合盤拖出。
“離心針對的是主將,那離軍就是用來離散敵人的軍心!”
“蟻賊之中,除了少部分的山賊盜匪之外,絕大多數都是失去了田地,吃不飽飯的流民。”
“這些人之所以奮不顧死的,前來攻打我軍的城池,除了被賊寇裹挾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吃口飽飯。”
聽到此處。
曹操就已不由微微頷首。
不論是青州黃巾還是哪兒的黃巾,在起兵造勢之初,所追求的都是吃口飯,隻要有口吃的,老百姓不敢造反。
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實。
但也是整個大漢王朝,有識之士心知肚明,但卻無計可施的事實。
“公達,莫非你的意思,是讓我拿出大部分糧食來,引誘分化敵軍,從而離散他們的軍心士氣?”
荀攸搖了搖頭。
“我軍本來也沒多少糧食,都需要從後方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方才能勉強支應金鄉城的耗用,這種情況下,是根本拿不出多少糧食收買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