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在這種會議中不太愛說話的張遼,卻一反常態的站起身來,對曹操和曹昂說道。
“府君,曹將軍,末將今日在東城牆上抵禦敵軍時,發現了一個情況,請容在下向您二位相稟!”
平常不太愛說話的人。
一旦鄭重其事的發言,那肯定是有重大情況要稟報。
曹操不敢輕視。
趕忙身子一正,接著對張遼抬手說道:“有何情況,文遠請速速報來!”
張遼快步來到廳堂中央。
朝著曹昂微微躬身之後。
隨即拱手言道:“今日晌午前,臨近最後一波攻勢時,敵軍的陣型出現了向左右兩側逸散的趨勢。”
“而在逸散的同時,敵軍也停下了對城牆的猛攻,直至下一次恢複攻城時,中間相隔了許久。”
“並且其後末將於城樓上觀望,親眼見到有逃竄的士兵被抓回來,隨後被督戰隊當場處決。”
“以末將的判斷,應是敵軍軍陣中出現了騷亂,有士兵因畏戰而竄逃!”
此言一出。
全場頓時為之一驚。
即便曹操,也不由得全身震顫了一下,目光中陡然露出興奮的神色。
“軍心潰散!”
……
與會的這些人當中。
要麼就是經驗成熟的將領,要麼就是謀略過人的謀士。
又豈會看不出這意味著什麼呢?
出現了士兵潰逃,並且被抓回來當眾處決的場景,這絕對是軍心潰散的表現,意味著敵軍大部隊中,已經存在一部分士兵心生退縮之意。
而隨著這部分的人數越來越多。
就會引發整個軍隊崩潰。
這毫無疑問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不到三日的兩軍交戰中。
曹操等人其實一直在等待著,敵軍崩潰跡象的出現。
隻要有了這樣的動向,並且趨勢傾斜,曹操就敢放手一搏,直接打開城門進行反攻。
如果順利的話。
便可提前幾日結束戰爭,不僅減少了己方傷亡,還能擴大俘獲比,這絕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然而經過了昨日整整一天的血戰。
黃巾軍依舊巋然,麾下士卒雖然疲憊麻木,但沒有要崩潰的意思。
如此一來。
曹操自然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這可把他給鬱悶的不輕。
都知道黃巾軍會崩,可就是搞不清楚什麼時候崩,一直等也等不來。
這怎麼了得?
然而沒想到,就是在此時此刻,張遼給他帶來了如甘霖一般的好消息。
當然。
這種關乎到兩軍成敗的大事件,曹操絕不敢掉以輕心。
因此在冷靜過後。
他又趕忙追詢道:“文遠,你可知敵軍軍陣中,逃竄被抓回來處決的,大致上有多少人?”
……
張遼思慮了一陣後。
給出了一個較為模糊的數字。
“百餘人左右,因為是同時向幾個方向跑的,但依舊能結成隊伍,因此約有百餘人以上。”
“那依你之見,敵軍設下陷阱,故意引誘我等出城去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個問題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兩軍對壘,兵不厭詐。
即便是黃巾軍這樣的流民軍,也必須提防他們用計使詐,畢竟一步踏錯的話,那對己方而言,就是天大的災禍。
張遼聞言,也不敢輕易下結論。
而是神思渺渺,腦海內開始瘋狂回憶先前的場景,務求還原每一絲細節。
如此良久之後。
張遼對曹操拱了拱手,給出了屬於他自己的判斷。
“末將以為,敵軍軍心已亂,乃是確鑿之事,而並非設陷用計。”
“一來這百餘人竄逃之時,敵軍軍陣中那股混亂不堪的勢頭,顯得非常真實,輕易難以作偽。”
“二來在陣前處決己方士兵,還是上百人的規模,此事本身就有弊端,雖然能夠威懾人心,但會導致士卒恐懼,任何將領都不會隨意這麼做。”
說到這裏時。
曹操已是暗自點頭。
而這還不夠。
張遼緊接著比起了第三根指頭。
“最重要的一點,在末將看來,軍中一旦出現了畏戰而竄逃的士兵,那將會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連帶著使其餘士兵蠢蠢欲動。”
“如果敵軍將領用這件事來充當誘餌,一個不慎,便會導致弄假成真,這無異於玩火自焚。”
“所以合以上幾點,蟻賊應當是因為昨日和今日半日的大量死傷,導致士氣開始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