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也不再率領部隊前行了。
反正函穀關距此地也不遠。
他在這兒都沒碰上父親曹操的大部隊,那就是再往前走個幾十裏,也一樣碰不到。
幹脆現在就掉頭。
返回洛陽城駐紮等待。
也正好安頓一下昭姬等一行人。
……
在如此決定之後。
部隊當即回轉。
順著穀水一路向東。
如此行動了數個日夜之後,總算抵達了洛陽城周邊。
而曹昂還特意在經過上林苑時,吩咐手下士兵,按照董卓給自己的,那張布條上的詳細地址,直接挖出了兩箱黃金,順帶著一塊搬走。
最終趕在天黑前,順利的抵達了洛陽城,返回到曹家的宅院中。
而在親眼目睹了那一箱箱的書簡典籍之後,蔡琰是徹底相信了曹昂的話。
跟著曹昂一塊返回兗州的意願,也變的越發強烈了些許。
隻是大小姐董白,在看到蔡昭姬的第一眼時,卻以為曹昂隻是出去了幾日,就又拐了一名女子回來。
效率如此之高。
令人瞠目結舌。
好在眼下,董白才剛剛與曹昂重逢不久,且經曆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情緒大起大落,對別的都沒什麼興致。
否則恐怕還要發一番大小姐脾氣。
……
第二日一早。
讓二女都在宅內好好呆著之後。
曹昂率領數百人來到城外安營紮寨,與袁紹等人緊挨著。
這樣父親曹操率兵回來之後,也能第一時間發現他的蹤跡。
而就在士兵安營紮寨之時。
袁紹也發現了曹昂的到來。
“子脩,情況怎麼樣,此行西去,有沒有追到你父親的腳步?”
耳畔聽著袁紹如此詢問。
曹昂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我父親他一路急行軍,就想著追上董卓,我率兵一路抵達函穀關,都未曾見到他老人家的蹤跡。”
“不過好在,一路上沒看見有交戰的痕跡,家父應當並未追上董卓。”
得到了一個並不確定的回答。
袁紹先是暗自鬆了口氣。
但接著又有些擔憂的說道:“伱父親脾氣倔,此番若是不追到董卓,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啊。”
“可就以他那些兵力,追不上還好,一旦追上了,反倒容易出事。”
說到這裏。
袁紹稍微頓了頓。
觀察了一下曹昂的表情。
確定曹昂並未因為自己的話,而情緒有何波動之後。
這才繼續開口道:“那日大軍抵達洛陽時的情況你應該也知道,各路人馬困頓不堪,都不想再繼續追擊下去。”
“即便我一意孤行,強行命令各部整肅兵馬,繼續追擊董卓,恐怕也不會有任何作用。”
“反倒會引得聯軍人心離散,分崩離析,倒是不戰而自潰了。”
“你父親以為我是隻圖自保,忘義惜身,卻是對我多有誤解了。”
……
曹昂其實沒太明白,袁紹這個時候跑來自己麵前,說這樣一通話,目的究竟是為什麼?
難道是想通過自己的轉達,緩和一下與父親曹操之間的關係?
又或者這番話就是說給自己聽的。
目的是讓他曹昂能夠理解袁紹,並不會對他產生敵意?
都有可能。
但不妨礙曹昂的回答。
反正不管怎麼說,聯軍的各路人馬各回各家之後,這個隊伍就會立馬崩散,到時候彼此互相攻伐,就會成為家常便飯。
因此說什麼都不太影響。
故而沒怎麼猶豫,曹昂臉上就堆起笑容,好話不要錢似的拋了過去。
“叔父不必擔憂,我父親又豈是不明事理之人?”
“這人數一多,諸位將軍便各有考慮,又豈是一言能斷之的,隊伍本就不好帶,您作為盟主,能率領大軍拿下洛陽城,已經是居功至偉了!”
“家父那日隻是想著漢室的顏麵,想著天子和百官公卿的安危,所以一時情急之下,言辭之間才會頗有激昂。”
“這幾日追趕董卓的路上,若是能冷靜下來仔細思考一番,想必會理解叔父您的苦衷的!”
這話說的。
袁紹臉上頓時顯露出笑容。
哎呀呀!
還是這小子懂我啊!
說話又好聽,說的還有道理,這樣有才華的年輕人,誰不喜歡呢?
……
在與曹昂又閑聊了幾句後。
袁紹便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