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才耐心的解釋道:“兄長有所不知,袁紹打出討伐董公的旗號時,我彼時就在關東一帶,在聯軍的勢力範圍之內。”
“倘若我當時不響應號召,那袁紹等人必會群起而攻之,先將我除掉,為保性命無虞,我隻能跟在袁紹背後,向天下群雄發出檄文,以自證清白。”
這話說的呂布連連點頭。
有道理。
設身處地的想,倘若是他當時在關東腹地,麵對眾人的包圍,他也一定會豎起討董大旗的。
什麼都沒有自己的性命重要!
從這一點出發的話,呂布本人是表示諒解的,隻是不好向董卓交差啊。
……
呂布正打算開口繼續追問的時候。
曹昂又接著說道:“而在我豎起討伐大旗後,整個關東一帶糾集了十餘萬大軍,我就知道我重任在肩,這個時候更加不能脫離聯軍了。”
在呂布疑惑的目光中。
曹昂將自己的緣由娓娓道來。
“眼下兩邊兵力相差不多,真要論起來,董公甚至還要稍微少些,如果他真要與聯軍廝殺的話,這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打到最後,不論輸贏,董公原本龐大的勢力都會化為烏有。”
“故而蠻力不行,隻有智取!”
“逆賊,看戟!”
呂布怒吼一聲,顯得狂暴無比。
猛的向下一劈。
接著卻又變了一副麵孔,整個人做恍然大悟狀,口中連聲說道。
“所以伱就打算混入聯軍內部,獲取他們的軍情機密,同時攪亂他們的作戰計劃,從而暗中幫助董公?”
曹昂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兄長果然多智,小弟打的正是這個主意,一座城牆高大,兵力雄厚的城池,隻有從內部攻破,才是最快的方法,小弟此舉正是為董公著想啊!”
明白了。
呂布這下是徹底明白了。
咱就說嘛,大家都是生死弟兄,是過命的交情,怎麼可能互相拋棄呢?
原來曹兄弟是另有他想。
是為了董公大業而重任在肩。
……
隻是曹昂的話是這麼說,呂布一時之間,卻又難以全信,畢竟很多事情他沒見著,也不知道曹昂究竟是不是這麼想的,故而他終究是有些許遲疑。
猶豫了片刻之後。
呂布還是忍不住問道:“賢弟既如此說,那你有何憑證否?”
曹昂一聽到這個問題。
嘴角頓時微微上揚,臉上露出一個稍顯隱晦的笑容。
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麵對呂布的詢問,曹昂故意擺出一副思索的模樣,假裝在回憶著什麼。
如此良久。
曹昂才突然眼睛一亮,接著頗有些神秘的說道:“前些日子,長沙太守孫堅作為聯軍的先鋒,率領數千精兵,一路從鞏縣打到偃師縣。”
“正當他所向披靡,來去縱橫之際,卻突然撤兵退走,兄長可知道此事的個中緣由?”
曹昂要是說別的。
呂布還真不好驗證。
但孫堅退兵之事,呂布是親身經曆過的,因此曹昂一說,他就來了興趣。
“莫非這其中有賢弟的功勞?”
曹昂重重的點了點頭。
毫不猶豫的把這件事給攬在了身上,一邊將手中長槍猛的戳了出去,一邊左手拍了拍胸膛。
“我軍上下糧草由南北二路負責,而孫堅作為袁術的從屬,他的糧草由袁術全權供應。”
“事發之前,正是我私下裏麵見了袁術,並向他痛陳厲害,挑起了他與孫堅之間的矛盾。”
“如此一來,袁術才停掉了孫堅的糧草供應,以至於先鋒軍在前線缺糧,孫文台才不得不暫且退兵,返回中軍大營要糧。”
“此事可做得憑證否?”
曹昂越說,呂布臉上的笑容越盛。
待他說完時。
這位擁有神鬼之勇的無敵猛將,早已是眼冒精光,整個人振奮無比。
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