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間談話的氛圍就熱烈了起來。
眼見著大家交情也有了,彼此算熟絡了,有些問題可以開口問了。
陳宮這才對二人拱手抱拳,接著麵帶詢問之色的說道:“在下久居中牟,消息閉塞,若非有朋友書信往來以及商隊經過,很多事情都不知悉。”
“敢問現在洛陽情況如何了?”
此言一出。
父子二人原本還略帶笑意的臉龐,頓時將笑容收斂了起來,轉而帶上了些許沉重之色。
“唉!”
曹操長歎一聲。
滿臉苦澀無奈的搖了搖頭。
“情況大不樂觀,董卓如今已經掌控了整個洛陽城,滿朝公卿皆為他威勢所攝服,朝野上下沒有半點反對的聲音,罕有人敢冒著身首異處的風險與董卓作對。”
“更何況如今先帝親手選定的天子也被董卓廢除,改換成了一個才幾歲的小娃娃,連傀儡都算不上。”
“董卓實與天子無異也!”
這話說的,情況很是嚴重。
陳宮一聽心裏涼了半截。
整個人隻覺頭皮發麻。
董卓不過一篡逆之輩,這是此刻幾乎所有人心中的共識。
但倘若讓董卓代行天子的權力,發號施令,號令百官,萬一久而久之大家習慣了呢?
這絕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習慣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
如果習慣的人多了,就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董卓了,甚至跳出來的義士誌士,會被反過來指責為破壞天下穩定。
所以必須在這種習慣形成之前將它打破,在董卓逐漸取代漢天子之前,將他拉下馬,否則一切為時晚矣。
……
陳宮的心情有些沉重。
董卓在洛陽如此肆虐,將天子以及滿朝公卿視若無物,亦不將天下英雄放在眼裏。
而他陳宮卻對此什麼都做不了。
“唉!”
一股無能為力的頹喪感頓時湧上心頭,令陳宮不由的發出一聲哀歎。
就在此時。
原本默不作聲的曹昂突然將茶碗一放,隨後皺起眉頭喝道。
“堂堂大丈夫,不去想誅賊報國,反倒在此唉聲歎氣,又是何道理?!”
曹昂突如其來的嗬斥,頓時讓陳宮為之一愣。
有些不明所以。
但他很快想到曹昂大漢忠良,愛國之士的身份,又覺得頗為合理。
明白了!
像這樣一心為國,忠貞不二的仁人誌士,肯定是滿腔熱血,懷抱激情的。
絕對是時刻想著誅殺董賊,報效國家,為大漢清除蠹蟲弊病。
而自己方才唉聲歎氣,的確是顯得頗為頹廢沮喪,似乎已經對未來失去了希望,對誅除董賊抱有悲觀看法。
所以曹昂當場嗬斥了自己。
將自己從迷惘中驚醒過來。
讓他能繼續保持鬥誌,保持對誅滅國賊,興複漢室偉大理想的無限熱情。
果真是良師益友!
此人若早生三十年,大漢何以傾頹至此,或許早就再現漢室中興了!
什麼董卓、張讓之流,不足道哉!
可惜,可惜!
曹昂並不知道自己方才一番嗬斥,讓陳宮有了這麼多內心戲,自己又莫名其妙的成了早生三十年便可中興漢室的大漢擎天柱。
人心啊,真是琢磨不透。
他就是單純的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把話題轉進下一個頻道。
也就是如何對付董卓,為了對付董卓自己父子二人做出了一些什麼樣的努力,你陳宮能幫上一些什麼樣的忙。
隻有將話題轉到了這個角度,才方便把陳宮這家夥拐走。
……
陳宮也不負曹昂所望。
在想明白了曹昂為什麼嗬斥他,並且從中體會到了良苦用心之後。
臉上立馬泛起了慚愧的神色。
剛準備歎息一聲,卻突然想起方才就是因為歎了口氣才挨罵的。
趕忙改為拱手。
隨後才麵帶苦笑地對曹昂說道:“子脩教訓的是,大丈夫理應盡一己之力報效國家,豈能在此空自悲歎,心懷頹喪之氣,確實不該。”
“隻是在下不過區區一介縣令,手底下就這麼一小塊地方,至於可用之兵更是寥寥無幾,哪怕我在中牟縣內拚盡一切招募士兵,恐怕也召集不到多少青壯,可謂杯水車薪。”
“麵對董卓的威勢,我個人的實力還是太過弱小,一想到憑我自己的本事,這輩子恐怕都無法將董卓誅除,難免會心中悲切。”
陳宮一番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