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提交給北材研所了嗎?還沒提?搞什麼?給我去催一催胡煦,先別管優化驗證了,直接交給材研所,讓他們出人建組,光靠西研所那點人能幹什麼啊!”
“CAD建模出來了嗎?出來了?好!總算有個好消息了!”
“小亮,讓你去聯係熱等靜壓設備廠商,聯係的怎麼樣了?HIP我們這邊一批次起碼需要4台,能拿到嗎?”
“還在溝通?你要溝通到什麼時候!告訴你,如果這次的采購出了問題,受影響的是我們整個項目,這個責任我們誰也擔不起,趕緊再約時間去聊!”
“何書,材料準備得怎麼樣了?基礎材料沒問題吧?錸儲備申請下來了嗎?多少?20公斤?湊合用吧……讓江銅那邊趕緊送過來。”
“其他原材料呢?有現成的是吧?好,那就行。對了鈦再多申請幾噸,放著備用!”
606所實驗室裏,擔任二十二號項目發動機子項目項目總監的王顯國神態嚴肅,一個接一個地打著電話,詢問著最新的進展。
他的額頭微微有些冒汗,這當然不是因為天氣炎熱,而是因為,就在半個小時之前,他的頂頭上司林永明親自來到了606所,現在就坐在他的對麵。
“你們還有什麼困難,現在盡管說出來,能解決的我會盡量給你們解決,如果有實在不能解決的,該排任務就排任務,哪怕調動全國資源,也要跨過這道坎!”
“這是個大項目,也是個難項目,很多技術都是第一次嚐試、第一次驗證。”
“所以,你們覺得有壓力是正常的。”
“但是不要害怕挑戰,因為,有人已經把最困難的部分,都幫你們做完了。”
林永明神情和善,但說出來的話卻一點都不留餘地。
王顯國聽完之後,臉上露出一抹苦笑。
又是調動全國資源,又是不要害怕挑戰的。
這不就是在敲打自己嗎?
是,最難的部分確實已經解決了,但這也不意味著剩下的部分就不難啊!
光是設備和工藝這兩項,就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能說清楚的了。
是,高溫鎳基鐵合金的配方有了,基本合成方法也有了,可詳細的工藝呢?
在什麼溫度下加入錸,在多少kp的強度下做HIP預熱,退火處理按照什麼流程?
這些都得一次一次地去嚐試啊。
而林永明要求的項目完工時間,隻有半年……
看來,這半年時間裏,所有人都得不要命地加班了。
還有兩個月就要過年,這一個年啊,又過不上了。
想到這裏,王顯國深深吸了口氣,回答道:
“領導,你放心,我們項目組全體成員都已經做好打算了,絕對不會耽誤項目進度的!”
“要說困難,我們現在最大的困難就兩項:第一項是HIP設備,目前技術最好、設備最精密的供應商是美國的DSI公司,性價比最高、引進難度相對較低的是瑞典的Quintus公司。”
“但問題是,這兩家公司的合作意願都不強。”
“DSI就不用說了,當年我們引進GLEEBLE3500的時候就廢了不少口舌----我還記得,那時候他們連黑鷹都賣了,就是不願意賣熱等靜壓機。”
“後來我們還是保證隻用於實驗室用途,才最終拿下來的。”
“現在,我們再次采購的話,一定會麵臨他們的審查,到時候保密工作根本沒法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