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她”。
王雅內心的不滿被不知不覺的引發了出來。
與此同時,她跟郭成的交往不再滿足於現狀。
她渴求公開關係,渴求得到滋潤。
她都25歲了,第一次卻還在。
每當“她”幸福的提及此事之時,她就會難受的很。
後來佯裝剛知道她情況的“她”,開始給她灌輸。
“水乳交融才是愛你的體現,就像我一樣。”
說這話的“她”沒有往日的溫柔可人,但是盡顯輕柔似水,變得更加的惹人疼愛。
“得到滋潤的女人,真的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嗎?”
王雅因此露出了羨慕的眼神。
後麵她找到了郭成,明裏暗裏的開始提及此事。
郭成是個聰明人。
一聽就明白,可是對於郭成來說,這事讓他感覺到惡心。
但是麵上依舊是一副深愛的神情,對著她溫柔細語,述說著同樣的情話。
然而郭成曾經的甜言蜜語。
“第一次,要在我們新婚之夜給到你,這是我對你的承諾。”
這樣類似的話就像桎梏一樣,限製著她內心的欲望。
隨之而來的,就是她的精神開始變得不好。
工作上麵的失誤亦是接踵而來。
她以為這隻是情感上麵的困惑,引發出來的連鎖反應。
因而並沒有過多的去注意。
就在她找到“她”,述說著內心的苦痛,不知道該怎麼看待這段感情,向“她”尋求幫助的時候。
“她”知道時機已經成熟。
最後“她”對她的幫助,就是麵露笑容的將她殺害。
至此,死者王雅案件的前因後果就如電影放映一般,快速的在陸天星腦海裏麵立影成像。
陸天星也有了一個大膽的分析結果。
不過他並未將他的猜測當著在座的人說明,因為他需要證據來支持他的觀點。
想明白這些事的陸天星,立馬開始在白板上麵重新寫道。
“王雅:……性格轉變(有誘因)。”
“‘劉佳怡’:……身份造假,行事謹慎。”
“郭成:……知情,有秘密。”
“田翠萍:郭成母親,有購藥記錄。”
“王欣:……同王雅一樣,作風轉變。”
“凶手:……她?”
陸天星將這些信息補充後,接著就是連線。
“王雅=王欣
王雅→郭成→‘她’→田翠萍(閉環,相互之間認識)
王欣→‘她’
‘她’=‘劉佳怡’=凶手?”
標注完這些的陸天星並沒有放下手中的水筆。
而是側身看向在座的眾人。
“有沒有什麼遺漏的信息需要補充的。”
眾人搖頭。
就在陸天星準備再次分配任務之時,陸天辰如同上次一般,起身開口說道。
“根據何慧他們幾人的描述,不難看出。死者需要得到他人認同感或者來至於男朋友帶來的安全感。”
“同時也因為她潛意識裏麵的自卑,經由他人有意識的引導,才愈加的克製。”
“而克製的結果就是下意識的關注和模仿,以此來達到同一程度。”
“作為引導者的人,有兩種情況。在這裏,我就姑且稱之為女性‘她’。”
“一是,‘她’與死者的人生經曆相仿,但是最後‘她’成功了。
隻不過‘她’看不起‘她’這樣的人,選著幫‘她’這類人解脫,也就是殺人。”
“二是,‘她’心裏有問題,就是單純的瞧不起死者這類人,殺人的同時還享受著殺人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