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芳跟蔣大寶母婿兩人在這邊討論換錢還是換豆子。
旁觀的人除了陳明鐵,其他幾人都是一頭的霧水,好像懂了,好像又沒有懂。
陳明鐵則有些感歎,這薑,還是老的辣。
雖然蔣大寶在做小生意上有那麼點天賦,最近這些天他已經完全顯露出來了。
可是,說句不好聽的,他整個人都快掉錢眼裏去了。
因此,他這思想就有點僵化了。
不過,李桂芳那麼一反問,他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畢竟是個有些小聰明的人,天生就會做生意的材料。
陳明鐵前世並沒有賣過豆腐,因為他學得太晚了,那時候女兒都快生孩子了,也不需要他做這個活兒來貼補家用的。
話說回來,不是因為女兒說想吃手工豆腐,他也不會想著自己去做的。
所以,在陳家最需要錢的時候,他也沒辦法通過做豆腐賣豆腐來賺錢,因為他不會。
不過,他雖然不賣豆腐,但是他賣菜呀。
道理都是相通的,陳明鐵稍稍一想就明白了。
就像李桂芳說的,農村人,黃豆都是自種自收的,拿來換豆腐吃不覺得心疼,可是如果要讓他們掏錢,恐怕還真沒有多少人願意的。
陳明鐵再一想,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豆腐這是個好東西,它雖然本身是素菜,可如果做得好了,那滋味不比葷菜差多少,可代價卻小得不能再小了。
一小碗豆子就能換上兩塊豆腐,就能做上一道菜了。
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的農家,都能吃得起。
想到這裏,陳明鐵忍不住說道,
“娘,我覺得咱家這豆腐生意,還能再擴大擴大。”
另一邊,蔣大寶也徹底想明白了,也跟著點頭,
“明鐵說得對,娘,以後您就辛苦一點,每天多做一點,如果集市那邊賣不完,我就挑著擔子走家串戶著去賣,哪怕最後全換成豆子也行,反正豆子最後也會全變成豆腐,這樣一來,咱們還不用擔心家裏的黃豆不夠用了呢。
蘭子說了,等明年,我們自留地上也圈出一塊地方來種些豆子。”
“可別!”
李桂芳想攔,卻被陳明鐵搶了先,
“姐夫,你家口糧本來就不夠,自留地該種糧就種糧吧,不過房前屋後的那些零碎地方,倒是可以讓大姐跟娘學著娘種些小白菜,那個一茬一茬的長得快,搭配著豆腐又特別好賣,掙不到什麼大錢,給兩個孩子換點零嘴兒的錢還是可以的。
等到了夏天,可以種幾根西瓜,如果管得好,一根藤上能結不少呢,到了三伏天,西瓜肯定好賣。
價格雖然不貴,可架不住它沉啊,我知道有一種西瓜種,皮薄瓤甜,一個個都是圓嘟嘟的,而且長成的瓜個頭都不算大,這樣一來,單個的瓜錢不算多,估計大家更願意買。”
陳明鐵可不打誑語,他說的這個西瓜種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前兩年就有了,是從外省傳過來的。
不過像雙紅公社這邊種的人不多,主要還是在海邊那邊新開墾的土地上。
海邊沙地多,最適合種西瓜,種出來的瓜瓤沙沙的,又特別甜。
所以,那邊新開墾出來的沙地,頭一年都會種上西瓜,然後第二年才開始長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