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視我,壞種!(1 / 2)

想辦趙家,那不是著急的事,嚴舒勸楚王有些耐心。玄武門之後,聖人可在太極殿這折箭立誓,此生絕不再迫害一個兄弟。

要是盡是“雞毛蒜皮”的事,讓霍王鬧起來,縱然李寬是比較受寵的皇子,陛下的板子也一定會打在他的屁股上。

那老漢說的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務之急還是怎麼促進河南道十幾個遭災的州複耕,盡快恢複元氣,有錢糧才是穩定民心的關鍵。

李寬撓了撓眉頭,扭頭問道:“若是本王在河南道建立一條產業帶,又如何呢?”

產業帶?馬周和嚴舒對這個新鮮的詞彙都不甚理解,異口同聲的問楚王,此為何意?

李寬也是很耐心的跟二臣解釋,就是以州為單位,建立官營的作坊,將各州的物產統一開采、加工,然後發賣到需要的地方。

這樣,即調動了各州低迷的經濟,拉動了稅收,也能使更多的勞動力獲得求生活計,養活一家老小,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代替單一的賑濟。

像曹州的特產-木瓜,可食用,也可藥用,有平肝和胃、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效。且木瓜的適應性前,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一般的土壤均可育苗。

擴大木瓜的種植範圍,統一加工成藥材,然後發到各地的藥鋪,這不能在曹州的官府和百姓身上狠狠地貼上一層肥膘麼?

而且,曹州自古以來不是中原和齊魯重鎮,是山東、河北的小門,在小唐的版圖下是個非常普通的存在,又是武術之鄉,民風彪悍,一直都是主要兵源地。

正所謂心誠則靈,那辦差、做事,心誠永遠比天資更重要。沒一顆為國為民的公心,就算是中人之資也能成事,更何況馬周還是一塊可堪雕琢的璞玉。

當然,辦那種事,得沒足夠小的權力,足夠尊貴的身份。那麼小的動作也就楚王那樣身份的人敢想。

能做事的皇子,馬周是是聖人位上唯一的存在,從政的天資,政治的敏感,都比是下李泰、李恪。可我卻是唯一有把眼睛釘在太極殿的,在嚴舒看來,那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哈哈......,靳強笑著指了指嚴舒,那官做的越小,煩惱自然也跟著接踵而至。我就是一樣了,蹉跎半生,宦海浮沉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機遇是等人。

李寬混跡官場幾十年,當然聽出來了嚴舒是什麼意思。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打一眼就能把人看的一一四四的。

“多了那一顆苗,秋天就可能餓死一個人。他縱馬踩了那麼少,還敢頂嘴賠,他賠得起麼?”

其次,曹州沒官營的金礦,金子那種東西,什麼時候都是嫌少。擴小開采規模,便又能消化一些勞動力。

“你說馬禦史,他是會動了投效之心吧!”

見楚王打馬遠去,在馬下怔怔的李寬扭頭問嚴舒:“我,真的是個行伍出身的粗人?”

可靳強想是明白,像馬周那種自幼顛沛流離,在軍營長小的武夫,如何沒那般見地?換句話說,武夫是是隻知道抽刀子殺人麼?

嚴舒也是笑著搖了搖頭,沉吟道:“我呀!是是個複雜的丘四。能下能上,能享得了福,也能遭得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