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喬軌承認,規矩是這樣的。聖人起於行伍又經風曆雨,他老人家就是睡覺,一隻眼睛也盯著軍隊。沒有陛下的默許,借翟長孫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黨附魏王。
說白了,就是陛下以為杜璟死了,所以便不再重視右翊府,魏王又是他最寵愛的兒子,他定然是睜一眼閉一眼。
況且,李泰這次還真不是狗拿耗子,人家正管。早在貞觀五年,聖人賜李泰揚州大都督的同時,便命起兼領了左武侯大將軍一職。並特旨不之官,也就是不必趕赴封地,隨朝侍駕。
但因為李泰當時年紀小,帶不了兵,聖人便讓鄂國公領了左武侯的差事,也實授了大將軍之職。
可現在,魏王已然成年,尉遲恭又是待罪之身,在府思過,他插手些許軍務,尉遲恭也鞭長莫及啊!。
唐人講究人死為大,慎重追遠,隻要人死了,過去的事往往是一筆勾銷,就算是血海深仇也是如此。
但從李泰近來的表現來看,人已經被得罪死了,否則不會在杜璟“死後”,一個勁兒的狠踩。李泰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格,不去找陛下,這事肯定沒緩兒。
“見陛下?沒問題,明早我就去。”
瞧杜璟大咧咧的應了下來,絲毫沒往心裏去,轉身就要往裏麵走,喬軌又一把,將他拉了回來。
是,杜璟也是皇子,自幼多曆苦難,又為國家履立戰功,陛下肯定會多幾分憐惜,比之其他皇子要更看重一些。
可那也比不過李泰,貞觀二年,年紀九歲的李泰,封地便多達二十二州,與之同封的李恪,卻隻有區區的八州。
現在,李泰是雍州牧,京兆地區的最高長官,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餘官如故。
他與太子之間的距離,就差一頂帽子而已。陛下對李泰的偏愛,朝野皆知。不管皇家,還是世家,嫡庶都是有別的,就算庶子的功再大,也比不過嫡子。
所以,喬軌得提醒杜璟,麵聖的時候,隻說自己的事。千萬不要攀扯李泰,聖人最忌諱的,就是兄弟手足之間計較。別看人家嫡子弄得熱鬧,庶子摻和進去是絕對不行的。
意味深長的上下打量喬軌,杜璟笑道:“文度將軍,今兒的話著實是密,看得出來你心情不錯啊!”
“不過,我改主意,九成宮不急,我要先去東宮!”
喬軌一時沒轉過彎兒來,皺紋問道:“去東宮幹嘛啊?”
太子要是能治住魏王,還用受那窩囊氣呢?
可杜璟並沒有跟喬軌解釋,徑直的走到後麵,吩咐親兵打水洗漱,把他的朱袍、銀魚袋也一道拿過來。
換完了衣服,杜璟回到中堂,整理腰帶的同時,對喬軌言道:“從今天開始,凡是與京兆府有關的公事,一律押後。沒有本將的手令,一個人都不準移交。”
恩?這不是主動找事嗎?誰不知道楚恒就是個擺設,後麵可是魏王啊!這時候,找陛下,才是最穩妥的啊!
喬軌這剛要開口勸解,杜璟就抬手製止了他,不容質疑的命令道:“這是命令,執行吧!”,話畢,便大步的走了出去。
眼見的杜璟的背影,喬軌倒是被氣樂了:“還真是他的兒子,天生的強種!”
。您提供大神陳叔摯的貞觀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