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牽一發動全身(3 / 3)

三千大道,三千法則。於新的天地秩序中,保存、流傳下來的,不過是千萬分之一的殘破篇。

黃潮生,往日的滿娃。一出世,便讓人眼前一亮。將一部殘缺不堪的伏羲神術,一點點修補起來,變的博大精深。不以此作為修真鍛體的基礎,進入當下修真正途。而是步入歧途,以伏羲神術為根源,精研卜噬、陣法兩項旁門左道。

初次出手,於冥界,用陣法困住豐都城。仙界,十大宗門的洞玄宗,一夜被人滅門。雖然至今無人出言為其負責。具有大智慧的明眼人,誰不知曉,這必定是愣頭青黃潮生的手筆。無量山城,對抗天界。泰山之中,斬盡天廷欽定官員。

一樁樁,一件件,皆是驚天動地大事件。

天界,自封神時代後。盡管二朗神劈山救母,鬧天庭,及孫悟空大鬧南天門,還有仙逆、貶神戰天門等事件。哪一件事,也沒有出現過,讓天界四個天門,同時戒嚴的狀況。

而天界特殊情況出現,黃潮生好巧不巧的也在。

“妹妹。”二寶上前,拉住方鏡心的手。方鏡心抬起頭來,二寶又言道,“我們這位夫君,本就是不讓人省心的主。哎,也怪我。”

二寶的歎息,讓方鏡心生出疑惑,“跟姐姐有什麼關係?”

“俗話說:家庭可讓浪子回頭。他祖上是獵戶,與我家仇怨。即便是認了他是自己的夫君,始終被恨仇所牽絆。若是早早給他生個一兒半女。想必也不會有後來風波。”

聽到二寶的話,方鏡心下意識的摸了下自己的腹部。

“此次事件大了。”二寶繼續說道,“你我被打發來此。明裏是來打探消息,實則是避嫌。”

方鏡心聽到此,恍然大悟。心道:可不是嗎?都怪自己一心為那個負心漢,亂了自己的陣腳。想著,不由的流出淚水來。

“冥主不見我們。完成不了任務,便不能回歸交差,唯有一個等。”二寶說著,取出錦帕為方鏡心擦淚,“想必,不日天界定然有大動作。我們姐妹,又要同舟共濟了。”

二寶的話說完。方鏡心與她的手,相握的更緊了。

“姐姐。我來了。”

一道金光,一個童子叫喚著,落地化為人形,正是小寶。

二寶一見小寶,拍了拍牽著的方鏡心的手,急忙向小寶問道,“如何?”

“那隻猴子正在打聽。一有消息,第一時間來告之。”

“猴子?”方鏡心不解的問。

二寶瞪了小寶一眼,向方鏡心解釋道,“那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猴子。”

“啊!”方鏡心大驚的望著二寶。

“可不是姐姐我有多大麵子,一切還是那個人引出的緣分?”

二寶越解釋,方鏡心越發的糊塗。

“那隻猴子,雖然有了佛性。因為少了一環,很多佛經懂不了。”小寶搶著說明道。

二寶拉著一頭霧水的方鏡心,靜靜的說道,“佛渡眾生,必以人心起。”

方鏡心雖非佛家子弟,卻看過不少佛家經典。具有聰慧心的她,一點便通。

修真一道,道家稱靈根,佛家叫慧根。靈,指生靈具有對世間萬物好奇,且有強烈的求知欲、模仿才能。慧,洞察一切,生出自己理解感悟的能力。兩者叫法不同,實質一樣。

慧根所洞察的範疇分為:生存、生性。一為動手、一是開智。即:有人是學技術高手,卻是做人處事低能兒。反之,亦是如此。

鬥戰勝佛孫悟空,學得地煞七十二變,卻不知為人處世之道。為妖之時,有七個誌投道和的結拜兄弟。大鬧南天門,無一人助陣。天界之上,結識三山五嶽的神仙。壓有五行山下,沒半個來探監。西天取經路上,雖然對牛魔王存有情誼,對無背景的妖,殘忍無比。

盡管,孫悟空憑功績可成佛。因為人心缺失,對佛家大道至理,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