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東進專列(2 / 3)

“郎君。早跟你說過,這一車的人,都生的古怪。你非要用自己的方式,來試探。”方鏡心扭過頭來,教訓著滿娃,“像他們一樣。直來直去的問,多好。”

“哥們。我們吵過架,還差點動起手來。”一位體型如彪的年青人,向滿娃說道,“我的意思,可能你沒弄懂。”

“這位兄弟,也是為了你好。”尕娃接過話題,“雖然,你能與鬼結伴而行。可是,這個專列,幾乎全是奇人異士。攜帶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若不是我們同路人,還是回避為好。問題在於。兄弟你,不是專業的修行人。”

“什麼意思?”滿娃明知故問道。

“你與她相處,就沒感覺到身體,有不對勁的地方嗎?”

“直接告訴他吧。與異類不能接觸久了。會影響身體、氣運的。”

“鬼有三衰七敗之氣。對人的七情八欲,相互影響。與異類相處,必然是修行的人。這列火車,異類太多、太雜、太強悍。修行淺的人,都受不了。何況是人類。”

“他可不是人。”方鏡心的話。惹得眾人都笑了起來。方鏡心才感覺到,話生歧意,無法捥回。

滿娃向身體彪型的年青人,鄭重道謙道,“對不住了。”

讓身體彪型的年青人,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腦門,憨厚的笑了起來。

“兄弟。就知道你是爽快人。他嘴笨。州外人,和我們雍州人一樣,性子直,沒壞心眼。”

“哈哈。”

“明明缺心眼,還能如此解釋,真是笑死人了。”

這廂裏聊的氣氛正融洽,卻有人故意挑釁。

一聽到這聲音,圍觀滿娃的人,紛紛離去。連話多的尕娃,也回到自己床鋪上,拿起書,又看了起來。

“兄弟,怎麼了?”滿娃向尕娃再三問道。

方鏡心聽的心煩,言道,“遇到不便之處。總是催促,不為他人著想?”

尕娃聽了,終於放下手中的書,“也沒什麼。反正我們是萍水相逢,你們就當故事聽,好了。”

“泰山參禪大會,每六十年一屆。進入前三名者,不僅獎勵豐厚。還有機會去天機塔內,進行大道參悟。聽說,自宋代開始。泰山參禪大會,每況愈下。為了重新振新,大會傳出消息。這一屆,凡是參與者,都有意外的驚喜。隻要能拿到名次,皆有獎勵。名次進入前五十名,可以進入天機塔內參悟。每提升十名,就多一次機會。”

“泰山參禪大會。還真有這個會?”滿娃頗為意外。

方鏡心白了滿娃一眼,“聽口氣,你早有耳聞。”

“沒有。剛剛聽尕娃兄弟說的。嗬嗬。”

滿娃雖巧妙掩示,方鏡心還是看出端倪。事實上,滿娃對這個大會,真有了解。

前世,在暗影局當臨時工時。一次任務中,結識了幾位功夫高手。與他們談起天下武者命運,提及到泰山參禪大會。言稱起源於碧霞元君。

泰山是碧霞元君的道場,主要功德成就是: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泰山參禪大會,作為天下武者聖會,舉辦宗旨為:庇佑九州,照察善惡。

滿娃有對問題尋根問底的毛病。專門用心追查了一番。最後在世間奇聞異誌中,尋到隻言片語。後來,還是在暗影局的資源庫中,查到些介紹。但是不太完整。

泰山參禪大會,起源於泰山封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這便是泰山封禪的起因。

新朝建立,舊朝完結,天下太平。泰山封禪的目的所在。那麼,曾經為新王除舊立新,開疆拓土的武者。當怎樣安置?武者的功績,又不能抹殺。以此,來解釋泰山參禪大會來由,合情合理。

資料顯示。碧霞元君,傳說是黃帝的使女。泰山封禪,第一位君王便是黃帝。

具真實史料記載。宋代真宗,才真正讓碧霞元君聲名雀起,官方封號,民間公認的人。

暗影局對泰山參禪大會,後記忽略。憑滿娃對暗影局的作法判斷,可能存在更強大的隱秘。

“身為武者,嘴皮子功夫了得。還參加什麼大會?滾回雍州去。”

滿娃在記憶深處,探尋著關於泰山參神大會的資料。一聲如雷般的怒喝,讓滿娃恢複正常。腦袋嗡嗡作響。

滿娃正清醒頭腦時。隻見個清瘦的身影閃過,再看時。身體矮小的中年人,似拎兔子般將尕娃提起來。揚手就要向列車窗外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