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麵(2 / 3)

潘德明笑了笑,好奇的道:“說起來,你還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數學嗎?”

“現在你在其他領域各種發展,都快轉成一名應用學者了,理論方麵的研究,你還有在做嗎?”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著說道:“當然,應用和理論是並行的軌道,無論是脫離了哪個,科學研究這艘列車都會脫軌。”

“前兩年的時候因為可控核聚變工程我的確研究的比較少,不過終究還是要撿起來的。”

頓了頓,他接著道:“其實最近我就在研究一些理論方麵的東西,隻不過目前沒什麼太大進展。”

聞言,潘德明好奇的看了過來,問道:“哪方麵的?數學還是物理?”

“兩方麵都有吧,主要是強關聯電子體係方麵的。”

徐川笑著回道:“之前研究南韓那邊的KL-66材料的時候,意外有了點發現,正在試試看能不能通過數學來做個解釋。”

“如果能成功的話,強關聯電子體係的理論應該能有點突破,不過目前還在摸索中,要突破難度不小。”

對於眼前這位老院士,他倒是不介意透露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範圍。

畢竟如果連他都不可靠了,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可信的人了。

聞言,潘德明神色有些動容,他:“這應該是世界性的難題吧,凝聚態物理界也研究了不少年了。”

徐川點了點頭,道:“嗯,可以這樣說吧。”

“這次的研究,其實主要還是為了超導材料。後續的航天工程和可控核聚變方向的研究,都需要用到高臨界磁場的超導材料。”

“如果這次理論有突破的話,或許有希望能將超導材料的臨界磁場提升一個數量級。”

潘德明想了想,道:“強關聯體係的東西我不是很懂,不過你或許可以去找楊振寜聊聊?他在凝聚態物理方麵的研究還是很獨到的。”

徐川笑了笑,道:“楊老明年就百歲大壽了,今年也已經九十九了,再去嘮叨他,也不太合適。”

聞言,潘德明老院士歎了口氣,道:“國內的學者眾多,搞數學和凝聚態物理的也不少,但是能走到世界頂尖的沒幾個,不然也不至於出現找不到人聊聊的問題。”

“自你之後,頂級學者斷層情況太嚴重的了。不,應該說是你將國內的數學物理拉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才出現這種問題的。”

兩個七大千禧年難題,對於華國的數學界來說,可以說是一道高不可攀的巍峨大山。

眼前這位青年這種級別的數學家,縱觀整個華國,如今在世的,那恐怕也就從米國歸來的邱老先生能進入這一領域了。

或許搞物理的那位楊老先生也能算半個,但他終究不是數學界的人。

而其他人,如張益唐、北大的黃金一代、復旦的李駿等人,和眼前這位以及丘老先生相比,還是差了一段距離的。

徐川笑了笑,剛欲張嘴說話,客廳中,兩名老人在一名中年女子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看到來人,徐川愣了一下,眼中露出了一絲詫異。

走在前麵的那位老人正是他和潘老院士剛剛都還在聊的楊老先生,而他身邊的那位中年女子,毋庸置疑是他的續弦翁女士,手中還提著一個果籃。

而站在後麵一點的,則是邱老先生。

這兩人聯袂而來,讓徐川的確有些訝異。

畢竟這裏是北大,而邱和楊都在水木。

當然,隔得也不遠就是了,就一條街,隨便溜達一下就到了。

客廳中,走在後麵一點的丘老爺子眼神倒是犀利不少,一眼就看到了正坐在沙發上的徐川,笑著向他打招呼道:“喲,徐院士,好巧啊,沒想到你居然也在這裏?”

聽到這道聲音,走在前麵一些的楊老眯著眼睛看了一下,才認出來徐川。

徐川笑著起身,和兩位老人打了聲招呼:“丘老,楊老,沒想到能在這裏遇到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