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臨門一腳!(1 / 3)

第401章 臨門一腳!

過完一個年,正月初三,徐川就回到了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基地。

氘氚原料聚變過程中產生的磁麵撕裂問題,第一壁材料的選擇,這兩個氘氚聚變點火實驗階段過程中最大的難題都有了眉目和思路。

隻要解決了,示範堆的建造工作就可以開始了。

趁熱打鐵,在不清楚那些西方國家可控核聚變進度的情況下,他能做的,就是盡量加快一些自己的腳步。

初三,回到工作崗位的不僅僅有他,還有研發第一壁碳複合材料的趙光貴小組,以及放年假後趕回來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們。

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研究所,計算材料研究實驗室中。

徐川找到了正帶領著的小組努力研發著新型碳複合材料的趙光貴。

“情況怎麼樣了?”找到趙光貴後,徐川開口詢問道。

他問的自然是使用氧化鋯代替氧化鉿作為催化劑製造的新型碳複合材料的研發,畢竟這是有希望解決第一壁難題的關鍵。

趙光貴搖了搖頭,道:“不是很理想,氧化鉿和氧化鋯的化學性質雖然很類似,但終究不是同一種物質。”

“在年前的最後一天,我們雖然成功的利用氧化鋯當做催化劑製造出來了一份碳複合材料,但檢測結果並不是很好。”

“無論是從耐高溫度還是抗輻射強度等方麵來看,都比不上利用氧化鉿做催化劑製造的碳複合材料,參數滿足不了第一壁的要求。”

徐川問道:“問題是不是出現在那種特殊的獨特排序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上?”

趙光貴點了點頭,輕歎道:“嗯,用氧化鋯替代氧化鉿作為催化劑後,雖然同樣能製造出碳複合材料,但那種獨特排序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並沒有出現。”

“您之前的推測是對的,從這來看,那種特殊的晶體結構,正是氧化鉿碳複合材料耐高溫與抗輻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關鍵。”

思索了一下,徐川開口道:“帶我去看看實驗數據。”

“好。”趙光貴點點頭,帶著徐川來到了另一間實驗室中,打開了一台計算機。

顯示屏上,一份數據調了出來。

趙光貴讓開位置,恭敬道:“這個就是檢測數據了,時間較緊,還有一些輻照對抗測試沒做完,預計還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才能獲取到完整的數據。”

徐川沒在意道:“沒事,我先看看。”

有時候,了解一種材料的性質並不一定需要全部的檢測數據。

相對比其他的東西,他隻需要看看這種新材料的掃描電鏡成像圖和相關的數據就足夠了。

氧化鋯沒能按照理想中和碳原子勾搭上,形成特殊排序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是材料研發失敗的主要原因。

能找到這個原因,並且解決掉,就差不多了。

手掌搭在鼠標上,徐川滑動了一下資料,目光落在掃描電鏡的檢測結果上。

從成像圖來看,用氧化鋯取代氧化鉿作為催化劑和增強劑製造出來的碳複合材料,的確沒有出現那種特殊排序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

材料中的碳納米管無序雜亂的堆積在一起,從晶體結構來看,和普通的碳納米管粉末壓製形成的板材沒什麼區別。

也就是說,氧化鋯並沒有在材料中起到催化作用,沒有與碳納米管材料進行共晶,形成碳納米管·鋯晶體。

一邊翻看著檢測數據,徐川一邊向身側的趙光貴問道:“你們有沒有推測過原因?”

趙光貴帶著苦笑,道:“有是有,但是短時間內根本就分析不出來什麼結果。”

“從理論上來說,鋯和鉿都屬於鑭係收縮元素,化學性質極為相似,且外層電子排布一樣,不應該出現這種鉿能形成晶構,鋯卻不能的情況。”

對一種材料進行分析,從物理和化學,以及材料學的角度了解它的形成原因和過程,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更何況,他們連氧化鉿作為催化劑為什麼會在碳複合材料中形成獨特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都不知道。

這種情況下,想要找到氧化鋯為什麼不能作為催化劑共生出碳納米管·鋯晶體結構,難度實在太大了。

徐川摸了摸下巴,道:“將這份檢測數據發送給我,我先回去看看。”

他在材料上的造詣不是趙光貴這些普通材料研究員能比,從理論上來說,鋯取代鉿與碳納米管共生形成獨特的晶體結構是沒問題的。

不過現在既然出現了問題,那就說明那裏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