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數值,如果是在純金屬中進行比較,也就鎢能比得上了。
如果是合金的話,距離五碳化四鉭鉿(Ta4HfC5)4215攝氏度的熔點還是有一些距離的。
不過應用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第一壁上,足夠了。
最關鍵的在於對氘氚原料的吸收,這一點從檢測結果上可以看出,這種複合型材料,除非是攜帶高能的氘氚離子失控撞擊到材料表麵,否則並不會與材料本身結合反應。
將手中的文檔放在桌上,徐川抬頭看向趙光貴,感興趣的問道:
“有點意思,從材料的橫切麵電鏡圖來看,似乎是原子循環技術和輻射隙帶結構導致碳納米管與氧化鉿基材出現了結合,碳納米管的化學鍵取代了氧化鉿基材的氧化學鍵,形成了獨特排序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
“而這種獨特排序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應該就是這種複合材料耐高溫與不再吸收氘氚離子的關鍵點了。”
“有沒有專門針對這方麵的過程做一個檢查?”
對他來說,一項材料的詳細數據全都擺在眼前,並不難判斷出這種材料的核心關鍵點在那裏。
眼下這種複合材料就是,特殊結構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是他以往從未見過。
趙光貴點了點頭,道:“做了檢查,但是結果不太理想,我們沒法將您說的這種晶體結構單獨的剝離出來,單獨的用碳納米管和氧化鉿也無法重複出這種獨特排序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
“所以目前來說,隻能得到這種材料的檢測數據,裏麵核心的晶體結構數據獲取不到。”
這種材料的檢測數據出來後,研究小組裏麵就有人冒出了和徐川一樣的想法,推測覺得是這種獨特的晶體結構在起作用。
隻不過後續沒辦法將這種特殊結構分離出來,也就沒辦法確認到底是不是它在起核心增強作用了。
聞言,徐川摸了摸下巴,思索了起來。
如果沒法分離的,的確是無法判斷,不過這影響並不大,隻要材料能用就行。
從檢測數據來看,無論是導熱係數還是耐高溫係、亦或者強度普通物理性能都滿足第一壁材料的需求。
當然,更關鍵的點並不在於這些尋常的性能,而在於抗氘氚高能粒子衝擊、伽馬射線、離子汙染,以及最關鍵的抗中子輻照等高能領域方麵。
前者問題不大,原子循環技術和輻射隙帶結構是經過了驗證的。
在資料數據上也有測試體現,雖然還沒做完整,但也可以窺見一斑了,相當優秀。
至於後者,後者目前還沒做實驗。
中子輻照實驗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感興趣的問道:“你們是怎麼想到這種材料的?”
他從手中的資料中看到了‘原子循環’和‘輻射隙帶’這兩種材料構建技術的痕跡。
最明顯的莫過於切麵結構圖上呈現出的特殊的晶構隙帶了,那是用於吸收β輻射的晶體結構。
聽到這個問題,趙光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嚴格來說,這種材料的思路其實並不是我一個人想到的。”
“在上次您安排了我研究碳材料後,我找韓錦教授和彭院士學習了解了一下您研發出來的原子循環技術和輻射隙帶這兩種技術。”
“在討論的過程中,韓錦教授提到了您在研究核廢料時研發的輻射電能半導體轉換材料。考慮到第一壁同樣會麵臨強輻射問題,我覺得可以在碳納米材料中摻雜一些碳化矽材料作為雜質製造類半導體,用於導出輻射熱能轉化的電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材料本身的穩定係數。”
“從這條路線上做研究,後麵借助川海材料研究所那邊的材料模型,才逐漸往裏麵添加另外的氧化鉿材料作為增強劑的。”
“沒想到的是,作為增強劑的氧化鉿與碳納米管發生了意外的變化,兩者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晶體結構,不僅降低了碳材料的導熱係數,還帶來了新的改變,優化了碳材料吸收氘氚原料的缺點。”
聞言,徐川有些驚訝,問道:“這麼說是運氣好意外了?”
頓了頓,他接著笑道:“當然,在材料學中,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趙光貴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的確,這次的材料研發拋開一些經驗流程外,完全可以說是意外了。
誰也沒想到氧化鉿作為添加劑加入碳材料後,在原子循環技術的輔助下,會形成獨特的碳納米管·鉿晶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