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爾·布萊恩笑道:“其實還好。”
聞言,布魯斯·瓦爾克投來了不解的目光。
克萊爾·布萊恩端起手中的玻璃杯淺嚐了一口香檳,接著道:“如果你有了解過那位徐教授的成果和成就的話,你會發現,對於其他人而言是奇跡的東西,對他來說,再平常不過了。”
“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兩個七大千禧年難題,核廢料的解決辦法,人工SEI薄膜”
“這些成果隨便一個放到別人身上,哪怕同樣是最頂尖的科學家,也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研究,但放到他身上,似乎再平凡不過了。”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的曆史,能有他這種成就的,也屈指可數。”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或麥克斯韋等極少部分人一樣,他的研究與成果,能改變這個世界。”
布魯斯·瓦爾克砸吧了一下嘴唇,道:“你對他的評價可真高。”
克萊爾·布萊恩笑了笑,道:“這不是我的評價,而是學術界對他的評價。”
頓了頓,他又補了一句:“其實他真正的成就,並不在材料領域,材料隻不過是他的冰山一角而已。”
兩個月的時間,如果是給到其他人,要將一項實驗室產品轉變成工業化的產品還是相當困難的。
不過對於徐川來說,或者說對於已經有過工業化生產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來說,這並不難。
在去年高弘明將國內有資質的廠商名單交給他後,他就挑選了合適的廠商來進行合作生產。
兩個多月的時間,中間雖然夾了個過年,但這並不影響什麼。
對於他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隻要加班工資給夠了,別說過年了,國人甚至願意二十四小時打汽油工作。
這話雖然聽著有點好笑,但實際上卻是相當悲哀。
在國內,那些資本家們無償九九六零零七都快成為常態了,加班不見加班費,調休不見調休的;別說勞動條約了,就是日內瓦公約怕是都比不上。
當然,這種事情在徐川手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不過利用足夠吸引人的加班工資和調休吸引那些工人過年期間留下來工作搭建生產超導材料的工業線還是可以。
在確定了合作後,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速開始了對原本用於生產氧化銅基超導材料的生產線的改造工作。
盡管如今主體流水線還未完成改造,不過其中一條小型的單生產線已經按照徐川給出的工業生產技術完成了設備和相關程序的部署。
雖然產業區在長安涇河那邊,不過對於國內發達的交通來說,這並不是什麼事情。
翌日,徐川和樊鵬越帶著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工程師團隊趕到了長安,在長安涇河工業園區中,坐落著西部超導集團的生產工廠。
西部超導集團中專門負責超導材料這一塊的總經理帶著團隊親自等候在高鐵站迎接。
一行人在高鐵站寒暄了兩句後沒有浪費時間直奔涇河工業園區。
和其他人一樣,徐川這也是第一次來這邊,第一次見高溫銅碳銀超導材料的生產基地。
原本用於規劃整齊,用於生產低溫氧化銅超導材料的廠房如今顯得有些雜亂。
帶著安全帽的工人來來回回在廠房中忙碌著,而擺在地上的零件與設備,更是顯示著這裏還未完工。
西部超導集團的總經理杜英叡笑著介紹道:“徐院士,這裏就是見高溫銅碳銀超導材料的主生產線了,按照您的要求,目前正在二十四小時三班輪倒進行加急施工。”
“按照目前的進度,預測在三月五號左右可以完成改造開始投入施工。日產出能力滿負荷運載大概在二點五噸左右”
徐川聽著杜英叡的介紹,目光落在了正在施工的廠房中。
二點五噸的產量在普通的材料行業可以說是低的不能再低了,不過放到高溫超導材料領域的話,這個數值已經算不錯的了。
就比如櫻花國那邊已經小部分工業化的BI係列高溫超導材料,年產值也不多一千五百噸左右而已。
二點五噸的日產值,年產量也能達到九百多噸,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滿足那邊的訂單需求以及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的需求是綽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