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我要感謝與我的母校南大的支持,正是因為他們的幫助才有了這次的發現。”
簡單介紹了一下這次發現的背後和照例感謝了一下與母校的幫助,徐川知道台下的這些大佬們對這些並不感興趣,於是迅速進入了正題。
一邊說,他一邊按了一下手中的激光筆,投影幕布上首頁被翻開,露出了裏麵的正文。
“在對這份對撞數據進行分析時,我無意中發現,在ALICE探測器的數據中,在內尋跡係統反氦-3原子核的120um(rφ方向)束流z觀測數據中,意外的出現了一份量子跌落的信號數據。”
“一開始,我以為這隻不過是尋常的量子漲落或者背景雜波,但隨著分析,我在另一份數據中同樣找到了這種現象。”
“於是,通過數據模型進行搜索檢查,我確認了在內尋跡係統反氦-3原子核的120um(rφ方向)束流z觀測數據中,出現了一種當前物理界未知的現象.”
並沒有在這些報告文件上有的東西上浪費很多時間,徐川知道台下的這些大牛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便簡略的將報告直接帶過。
“我的報告完畢,如有疑惑,可以現在提出。我將將接盡全力為各位解惑。”
話落,會議桌邊就有一隻手舉了起來。
徐川看了過去,舉手的是由於"發現中微子震蕩"現象而在2015年獲得諾獎的阿瑟·麥克唐納教授。
點了點頭,他伸手示意這位大牛提問。
阿瑟·麥克唐納教授站了起來,目光直視徐川,問道:“根據物理界當前已有的觀測數據綜合分析,暗物質的主要成分不應該是已知的任何微觀基本粒子。它僅參與引力相互作用及微弱的光子相互作用。”
“從這方麵來說.”
阿瑟·麥克唐納教授一開口,徐川就知道他想要說的是什麼了。
這正是昨天陳正平提出的問題之一,也是他沒有寫入報告文件中的一些猜測。不過麥克唐納教授提問的細節不同,他是從四大基本力的角度提出的罷了。
等待對方說完,徐川臉上帶上了微笑:“理論上來說”
會議室中,徐川對幾位大牛心中的一些疑惑進行了解答。
這場報告會,從上午九點開始,一直延續到了中午十一點才堪堪結束。重點並不在前半段的內容報告,而在於後半段的討論與交流。
特別是當徐川提出惰性中微子可能並不屬於暗物質,而是一種介於暗物質與常規物質時,整個會議室中都充滿了愕然。
在那份重要的數據分析報告上,可沒有提到過這個。
在場的幾人均對他提出的這種說法相當感興趣。
報告會結束後,滿臉白色胡須,笑起來很像聖誕老人的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站起來拍了拍徐川肩膀,笑道:
“這是一項震撼全世界的發現,我現在相信那顆神秘的粒子就是惰性中微子!我們有很大的希望藉此來解開神秘暗物質的一角!”
一旁,理事會的會長戴維·格羅斯笑道:“這是一場很圓滿的交流,根據最後的表態,在今年的下半年將會更新對撞實驗的安排。”
聞言,徐川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正是他說期盼的。
隻要有更多的對撞實驗,就能收獲更多的數據,從而提升置信度,徹底確認惰性中微子的存在。
剛準備說些什麼,就聽見格羅斯接著道:“你知道嗎,在來之前,已經開過好些場會議了,盡管你這個發現很重大,但一開始理事會隻是準備在下半年安排兩到三場對撞的。”
“畢竟有不少人都認為這可能隻是某種未知現象或者某種未發現的新粒子,暗物質能被觀測到,這對於目前的觀測手段來說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可以說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今天,你說服了我們所有人!”
“在回去後,我們將重新召開理事會,我們會說服其他人,在今年下半年,LHC將全力捕捉這顆神秘的粒子,收集更多的數據,用最快的速度將它找出來!”
“如果不出意外,這或許是繼希格斯粒子之後最偉大最重要的新發現!”
ps:感覺昨天和今天的章節寫出了點問題,昨天的那些解釋應該放到今天來的,在諾獎大佬麵前裝bi更爽一點,等這個月過完後我修改一下(現在沒法改,大範圍改動肯定會刪減章節字數,從而影響全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