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希格斯粒子一樣。
事實上,早在2013年正式公布前,希格斯粒子就已經多次被觀測到了,隻不過置信度低於5sigma而已。
而置信度低於5sigm,那麼這個現象在高能物理接或者學術界稱為“跡象”,無法被確定為“發現”。
直到2013年,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超導環場探測器實驗(以下簡稱“ATLAS”)與緊湊粒子線圈實驗(以下簡稱“CMS”)團隊公布的初步實驗結果顯示,在125至126GeV的質量區間內存在一種新的粒子,置信度均達5.1個sigma。
這才完全確認,希格斯粒子已經被發現了。
在粒子物理學中,5個sigma被認為是一項發現的門檻,這幾乎就意味著有99.9999%以上的把握。
能做到這個程度,才能確認這是一種新型粒子,而不是實驗誤差,亦或者幹擾之類的其他東西。
對於徐川來說,他手上做出來的這些東西,很明顯是還不到5sigma置信度的標準的。
但他有把握借助這份數據說,在後續的對撞實驗中,將對惰性中微子的觀察列入對撞安排中。
隻要有更多的數據,他就能做出更多置信度,從而將惰性中微子從隱藏的虛空中找出來!
帶著笑容,徐川將繪製出來的所有達裏茲圖和數據都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後,他和家人道別,啟程回到了金陵。
達裏茲圖和需要的數據都已經製造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將這些東西編寫成一個報告文件,然後找那邊交流了。
不過還未等他開始工作,一個電話就打到了他的手機上。
“喂,您好。”徐川順手接通電話詢問道。
“喂,徐教授啊,沒有打擾到你的研究吧。”電話那頭,一道帶著笑意的聲音傳來,聽到這個聲音,徐川頓時就知道對方是誰。
“沒有沒有,秦蔀長伱找我有什麼事情嗎?”徐川連忙說道。
“是這樣的,關於年前你寫的那份信,以及核廢料研究的科技成果,科學技術蔀這邊還有一些地方可能沒弄懂,不知道徐教授你最近有沒有時間,我們這邊想安排人過去和您交流一下。”
頓了頓,秦安國補了一句:“當然,沒時間的話,過段時間再說都可以的。”
徐川想了想,道:“請問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
秦安國笑道:“不會很長的,大概兩三天左右吧,畢竟不能耽擱你的研究嘛。主要是關於輻射能轉換方麵還有一些不太懂地方需要您講解一下。”
徐川點了點頭,道:“行,你們安排的人什麼時候過來?”
聞言,秦安國迅速道:“您要是方便,我安排明天過去找您如何?”
“行,那我在家等著。”徐川應道。
“麻煩徐教授,那我這邊就先不多打擾了。”
掛斷電話,徐川看了眼黑屏的手機笑了笑。
他年前寄給上麵的那封信,裏麵的一些東西不出意料引起了重視。
想想也是,麵對一種能吸收輻射能技術,怎麼可能不動心。
且不說它的經濟價值,就是運用到某些方麵帶來的價值,都足夠讓人垂涎三尺了。
搖了搖頭,徐川開始編寫有關‘惰性中微子’的報告材料。
在材料都已經準備妥善了的情況下,一天的時間足夠他完善這些東西了。
處理好惰性中微子的報告材料,翌日,科學技術蔀那邊安排的人也趕過來了。
“秦蔀長,彭院士.歡迎歡迎。”
庭院中,徐川笑著迎接科學技術蔀那邊安排過來的人員,讓他有些沒想到的是,秦安國這位科學技術蔀的領導竟然親自跑過來了。
“哈哈哈哈,徐教授,好久不見,這剛過去的新年過可好。”秦安國快步走上來,熱情的握住徐川的手笑著打招呼。
徐川笑著道:“挺好的。”
秦安國哈哈笑著,轉身朝著身後的眾人介紹道:“這位就是徐教授。”
“這位是彭鴻禧院士,你們早就認識了的;這位是華科院的王彥剛院士,主要研究電磁領域;這位是工程院的賈林院士,主要研究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這位是航空研究院的範平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