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利涅微微點了點頭,笑道:“那就好,我和威騰先去吃飯了。”
德利涅和威騰離去,留下了身後一直跟隨著的學姐劉嘉欣。
“好久不見,學姐。”徐川笑著和學姐打著招呼。
劉嘉欣抬頭道:“嗯,恭喜你了,獲得了諾貝爾獎。”
徐川笑著說道:“當初你在電話裏麵已經說過一次了,在普林斯頓那邊過的可還適應?對馬克·布雷弗曼教授的感覺如何?”
點了點頭,學姐認真的說道:“教授他人很好,也很照顧我。”
“布雷弗曼教授在算法、複雜性理論和人工智能學習方麵有著很深的研究,你跟著他應該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當初學姐想跟著他學習的事情,他是拒絕的。
和阿米莉亞不同,這位學姐學習的領域可以說基本都不在他的研究範疇中,算法和人工智能,他上輩子就沒怎麼接觸過。
不過在普林斯頓,這兩領域的頂級教授是有的,他口中的馬克·布雷弗曼教授就是代表。
這位教授會在2022年的時候獲得計算機科學家可以獲得的最高榮譽--在國際數學大會上頒發的‘IMU算盤獎’。
當然,現在這個獎還叫做‘奈凡林納獎’,要到明年,它才會改名為‘IMU算盤獎’。
能獲得這份獎,可以說是最頂尖的計算機科學教授了,放到數學界,相當於拿到了菲爾茲獎。
盡管普林斯頓的計算機學科比不上一些專精此道的頂尖院校,但在計算機學科下的一些細微分支上,比如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方麵,是能和那些頂級計算機高校一拚的。
畢竟普林斯頓是數學聖地,而數學與計算機之間的關係,就不用多說了。
學姐抿著嘴點了點頭,對於前往普林斯頓,她並不遺憾,遺憾的是眼前的人回國了。
兩人正敘舊交流著,忽的,耳邊一道清脆的聲音響起。
“老哥!她是誰?”
端著打好菜的餐盤,徐曉蹦了過來,站在徐川身邊好奇的看向對麵的學姐,眼神中閃爍著的興奮和吃瓜的光芒。
她其實很早就注意到了這邊的動靜,隻不過一直徘徊著沒過來,直到徐川單獨和一個女生交流,她才沒忍住心中的好奇跑了過來。
徐川笑著介紹:“這是我在南大讀書時認識的學姐,叫劉嘉欣,目前正在普林斯頓讀博。”
“這是我妹妹,徐曉,鬼靈精怪丫頭一個,目前正在水木大學上學,今年剛大一。”
對麵,聽到徐川的介紹,學姐忽的就緊張了起來,結結巴巴的和徐曉打著招呼。
至於徐曉,端著手中的餐盤就湊了過去:“厲害了,嘉欣姐,普林斯頓可是很難考的,你學的是數學專業嗎?”
“對了,嘉欣姐,你跟我哥是怎麼認識的?”
一連串的問題從徐曉口中蹦了出來,她對這位姐姐現在可感興趣了,這好像還第一次見到他身邊有女性朋友出現來著。
夜晚的時間過去的很快。
瑞典時間,十二月十日下午兩點,斯德哥爾摩大酒店的門口,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
這些記者或肩扛攝像機或手持話筒,望向酒店大門,他們在等待著,等待著一個時機,等待著諾貝爾獎獲得者從酒店中出來。
而這其中,來自華國的CTV媒體記者,早已占據了最前排的位置,正語氣激昂的對著鏡頭解說,在鏡頭後麵,是數千萬人的觀看。
“大家好,我CTV本台記者,這裏是斯德哥爾摩大酒店現場,是曆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領獎前臨時居住的地方。每一年,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的獲獎者都會從這裏出發。”
“我將全程直播,帶您領略本屆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
“可以看到,這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除了其它媒體的記者之外,還有很多在瑞典的華僑同胞們,以及斯德哥爾摩當地的市民,大家一起參加了這場盛會”
鏡頭前,穿著厚厚羽絨服的美女記者激情的解說著,扛著攝像小哥肩上的鏡頭也隨著旋轉了一下,現場氣氛火熱,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