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2 / 3)

所以拋開材料厚度、對抗時間這些東西來說對抗性能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

這就像是拋開劑量說毒性一樣。

比如香蕉裏麵含有“鉀-40”這種放射性元素,能釋放出電離輻射,但差不多要五千萬根香蕉,才能湊齊殺死一個人的輻射量。

而在此之前,你大概早就被撐死了,亦或者說死於鉀失衡。

不過在這個基礎上,材料厚度越薄,對抗的輻射強度越高,就越能說明這種材料的性能。

對於‘晶態鉺鋯酸鹽’製成的防護材料,徐川的要求是在兩厘米的厚度內,擁有對抗高放核廢料的性能。

達到這個標準,它才能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核工程、航天工程裏麵去,才擁有對應的價值。

在韓錦的主持下,第一輪以2 Gy·h-1的強度的輻射強度對抗測試花費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總共做了五組對抗。

對抗數據在徐川手中翻看著,上麵的對抗結構讓他嘴角帶上了一絲笑容。

從目前的檢查結構來看,輻射強度對抗測試讓人相當滿意。

不同形狀與不同厚度的‘晶態鉺鋯酸鹽’防護材料,在麵對相同強度的模擬核輻照時,均表現出了高強度的穩定性及對α射線、β射線、γ射線、X射線、中子輻射的屏蔽率。

在不同輻照環境下,‘晶態鉺鋯酸鹽’防護材料在厚度為一厘米時對α射線和β射線的屏蔽率達到了100%。

而γ射線、X射線的平均屏蔽率達到了90.4%;中子輻射的頻率達到了84.5%;伽馬屏蔽率達到了60.3%。

這種屏蔽率,如果換成普通的混凝土水泥,大概需接近半米厚才能做到。

五十厘米比一厘米,足以體現出它的屏蔽性能了。

而更關鍵的,在於它的晶界損失率。

在長達三十分鍾的輻射強度對抗測試中,哪怕是一厘米厚的防護材料,在麵對超過三十分鍾的2 Gy·h-1的強度的輻射時,內部的晶界依然沒有遭受到太大破壞。

如果將一塊材料的晶界完整度比作100,在第一輪的測試結束後,第一批的‘晶態鉺鋯酸鹽’防護材料,五組實驗的晶界完整度均隻下降了0.00032、0.00019、0.00028、0.00018

平均晶界破損率,保持在萬分之二左右,相對比上輩子在米國那邊製造出來的防護材料,晶界破損率降低萬分之零點五左右。

提升不算很大,但一些不算複雜的修改,換來一定程度的性能提升,是很棒的一件事。

事實上,萬分之二的晶界損失完整度這個數值,已經相當低了。

要知道,它麵對的可是高放核廢料級別的電離輻射照射。

如果一個人,被這種強度的模擬輻射照射到了,不超過一個小時,就會七竅流血而亡,可見這種強度核輻射恐怖之處。

但‘晶態鉺鋯酸鹽’防護材料在麵對這種強度的模擬核輻射照射時,晶界破損隻有萬分之二。

盡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會不斷加大,但‘晶態鉺鋯酸鹽’防護材料的自我修複性,會最終讓其維持在一個動態平衡。

“不可思議,麵對2 Gy·h-1的強度模擬核輻射半小時,晶態鉺鋯酸鹽材料的晶界被破壞程度居然不到萬分之二。這個數字,已經遠低於用於保存核廢料的陶瓷材料了。”

實驗室中,席學博拿著手中的對抗結果瞪大了眼睛。

實驗結果上記錄的數據,表現出來的性能,讓他不敢置信。

輻射屏蔽率就不說了,盡管表現很優異,但離鉛金屬等頂級材料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重要的是晶界破損率,這是對抗材料在麵對高強度核輻射時,能維持自身穩定性多久時間的關鍵。

核輻射攜帶的強電離性質,能將接觸它的材料全都電離,這會導致材料本身出現各種問題。

如果自身的穩定性不夠強,即便是這種材料的輻射屏蔽率很優秀,也無法應用到工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