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是很讓人感到惋惜的事情。
隻希望這個學生能避開那些東西,在學術上走的更遠一些吧。
見了一麵兩位導師,徐川又將四名學生喊了過來,說了一下自己準備回國的事情。
“教,教授,您要回去了?”
聽到這個消息,四名學生都愣住了,張著嘴半天沒有說話,最終還是年長一些的羅傑·迪恩最先回過神來問道。
這事的確太讓人震驚了。
四人誰都沒有想到,他們的導師居然跑路了。
畢竟相處幾個月的時間,四人從未在徐川身上感受到任何有想離開普林斯頓的想法。
而且,徐川離開普林斯頓後,他們該怎麼辦?
讀博期間導師辭職跑路是一件很坑爹的事情好嗎?
你需要自己考慮和衡量各種因素,包括你想從哪裏畢業、你的學位和學分能轉到新學校嗎、這所新大學是什麼樣的、這在經濟上和個人學業上的影響等各種東西。
徐川點了點頭,道:“是的,我已經準備好回國了。”
“至於你們,不用擔心;如果你們願意跟我去華國,我很歡迎,畢竟你們也跟我學習了幾個月的時間。”
“如果你們想要留在普林斯頓的話,德利涅教授和威騰教授你們都可以選擇一位,他們都會接受的。我已經和他們說過這件事了,他們願意接受你們。”
“當然,如果你們心中有其他的想法,想要追從其他的導師,可以跟我我說,我幫忙去找一下。”
“現在是八月初,正值普林斯頓的秋季入學,我想應該不會太耽誤你們。”
“畢竟你們跟著我學習,學的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並沒有參加什麼科研實驗項目,並未定型,想必很多導師都願意接受你們。”
聞言,穀炳、沙希、羅傑、阿米莉亞四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他們可從未想過,自己讀博期間會遇到導師辭職跑路這種事情。
而且,徐川提出的這些解決方法,也很難讓人選擇。
跟著徐川一起去華國,這是個很不錯的選擇,畢竟他們的導師現在可是一名菲爾茲獎得主,還是打破記錄的那種。
而且跟隨導師轉學,這是學術界大多數人認為的“最佳選擇“。
學術界的文化設定了這樣的期望:研究生應該願意並樂意做他們導師所期望的任何事情。
這種想法來自於不少方麵。
比如你的導師對你進行了投資,並願意繼續對你進行投資;或者和導師已經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和指導方式,留在他們身邊對以後的學習和研究會比較容易;亦或者你應該願意做出任何犧牲來推動你的事業,感恩導師對你的付出等等。
但是這個選擇也有一些弊端。
比如搬到新學校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生活壓力和經濟成本。比如合作夥伴的重新適應,社會和文化變化,生活成本的變化,以及學費標準的變化。
特別是現在,他們的導師要從米國回到華國,兩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可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徐川給出的第二個選擇,留在普林斯頓繼續學習,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正如徐川所說,現在是普林斯頓的秋季開學季,原本他們要到這個時候才會入學的,隻不過是因為徐川的要求,他們才提前過來學習的。
其次是德利涅和威騰都是菲爾茲獎得主,特別是德利涅,還是徐川的導師,跟隨一脈相傳的教授進行學習,完全不用擔心以後的學習問題。
至於威騰,四人也清楚,這是徐川留給阿米莉亞的,畢竟她之前是學習的物理。
倒是普林斯頓的其他教授,四人就基本沒考慮過了。
在普林斯頓,還有誰能比德利涅或者威騰更牛逼嗎?
恐怕沒有。
哪怕是費弗曼,也頂多和兩人相當。
四人都很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選擇。